☆、第105章 诀别(9 / 11)
的地方,对门的汪宣下班后,没事干,经常来帮忙敲个榔头,订个板凳啥的,还帮卢厚信拧灯泡,帮李汇琴挂窗帘,帮卢雅婷的电脑杀毒,有是心情好,就趴在地上逗孩子玩,给孩子当马骑。家里有这么个年轻,愉快,身强力壮的男人帮忙,很多事情方便多了。于是卢家就隔三差五的留汪宣吃个晚饭,吃个宵夜啥的,汪宣很识趣,每回都买点熟食什么的带进来,加个菜,算不白吃别人家的。
汪宣见这家里始终没有男人,而且也从没见他们提起过孩子爸爸,孩子也跟妈姓,不由的暗暗奇怪。卢家看起来那么节俭,本分,卢雅婷看上去那么沉默,平淡,汪宣怎么都不会将这家人跟未婚生子之类的摩登概念联系在一起。汪宣猜测卢雅婷可能是跟她老公闪婚闪离,孩子归了女方,真可怜啊,孩子还那么小。
当然,这一切跟他不相干。汪宣也就一周一两次跑到对门来蹭点家常菜,蹭点球赛看而已。
卢家慢慢的跟汪宣也熟了,知道汪宣是东北重工业基地一带的人,父母都是大厂里的工人,现在基本上也处于半下岗状态。汪宣今年29岁,大学毕业后就在北京工作,已经7年了,没有北京户口,月收入在5000-7000间摆动,年末还会有些奖金,是个最最普通的北漂。这个收入段的男孩子在北京生活,要吃要喝,要租房子要穿衣,还要交通费手机费上网费,就已经接近月光了,再加上每年过年回家看一次父母,路费加礼物加孝敬父母,过年回来就差不多身无分文了。
像汪宣这样的男男女女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打拼得很多,虽然都受过高等教育,从事专业工作,有父辈们认为已经算高薪的工作,很光明的前途,是父母嘴里值得骄傲的子女,甚至在老家提起时头上都有光环效应,算是能在大城市打拼的、有出息的年轻人,但他们在真实的生活中却面临工作不稳定,收入月光,社交圈子狭小,恋爱对象难找等等困境,又由于家庭条件一般,父母不能赞助,在北京买房买车落户几乎就是天方夜谭。
岁月蹉跎,一年一年过去,汪宣对自己的前途也十分茫然,离开北京回老家是不可能的了,老家没有北京这样的工作机会,而且回去思维上也不适应,但是继续留在北京,就永远只能过目前这样的生活,既无法立业也没可能成家,自己的中学同学,留在老家的都早早结婚生子,但是像自己一样的大学同学,却跟自己一样都这么继续漂着.......
汪宣性格开朗,直爽,热心,大大咧咧,不注意小节,本来跟卢家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