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一章 阳奉阴违(2 / 5)
善之人,并未反驳,见左右无人,压低了嗓音,“大人,这次官仓放出去的都是陈米,今年的新米…?”
唐敬发福的脸庞抖动了一下,对外说官仓的粮食已经全部发放完毕,但只有他的心腹才知道,今年十万石新米都还好端端地存放在官家另一处秘密粮仓里。
十万石粮食,可不是个小数目,这样好的东西拿去给那些贱民吃了太可惜,所以唐敬存了私心,这些新米他另有用处,根本不打算让外人知道。
若不是秦世箴手持太子亲令,逼迫他开仓放粮,他连那些陈米都会大打折扣,“颍川遭遇洪灾,朝廷自会下拨钱粮,官仓的粮食能不动,就不动。”
“朝廷的钱粮下来需要时间,恐怕不会这么快!”刘迹贼眉鼠眼地眨了一下,地方遭灾,在朝廷钱款下来之前,都是地方官府先想办法应急,这是历来的惯例,“大人,有秦世箴这个特使在,恐怕表面上我们还是要做得光鲜点。”
唐敬明白刘迹的意思,若在以往,他会直接让苏丛出钱出力,苏丛惯于沽名钓誉,自己也乐见其成,双方一拍即合,合作了这么多年,现在苏丛死了,自己用得这么顺手的人都没了,遇到需要钱财的事,便觉得棘手。
许久之后,唐敬沉吟道:“这样,你稍后派人送两百石粮食过去,就说我是私人出资去附近郡县买的。”
“大人英明!”刘迹佩服得五体投地,大人这一招四两拨千金,,到时候朝廷的表彰下来,大人自然是头一份。
“去办吧。”唐敬挥挥手,出了这么大的事,面对山珍海味如花美眷,他也心情享用。
刘迹走到门口,忽然又转过身来,“文宣大长公主最近正在游说各大家族出钱出粮,可一共也才募到了不到五百石粮食,何家,徐家,李家都派人来探口风,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刘师爷曾在知府衙门和吴楠争夺指证苏家的犯人顾七,两相不下,最后因大长公主出面,吴楠大获全胜,刘师爷败兴而归。
颍川地方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这件事很快就在各大世家中间传遍了,刘师爷是唐大人的人,大长公主此番偏向吴楠,是否意味着想与唐大人分庭抗礼呢?
大长公主身份尊贵,在颍川无人敢不尊重她,但这个关键时刻,各大家族表面上依然对大长公主恭恭敬敬,但涉及到具体的钱粮,一个个态度就开始暧昧含混,因为他们心中都在揣测,若是积极响应了大长公主,是否意味着开罪了唐大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