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有眉目了(2 / 3)
了几十位老乡进城组建了一个工程队,就此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包工头。
随着政策越来越开放,林福荣的钱越赚越多,村民都以加入他的工程队赚大钱为荣,工程队在短短几年间就壮大了。
后来林福荣遇到了转业当公务员的刘建国,刘建国虽然打仗时是个孬兵,可对于经济建设却是把好手,他转业之后来到政府机关,几年间就从一个小公务员升到正处级区长高位。
刘建国遇到对他有救命之恩的林福荣,极为义气的他对父亲当然要涌泉相报,虽然两人之间没搞什么权钱交易,可父亲就在刘建国的指点下把工程队承包出去,成立了一个地产公司,眼看着生意是越做越大了。
然而在日子越来越好之际,唯一让林福荣感到头疼的就是他的宝贝儿子林诚了。林福荣是九十年代初才发达起来的,未发迹前儿子林诚在农村吃了近十年的苦头,让林福荣总觉得对儿子有很大的亏欠,心疼得不得了。
发达以后,林福荣对林诚当真是宝贝之极,含在口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了,林诚就此过上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纨绔生活。
果然过渡溺爱对林诚没什么好处,在农村读书的时候,林诚在学校里的成绩非常好,考试成绩总是排在班里前几名,可进城读书之后,林诚的成绩便一落千丈。
尤其是上了中学后,林诚迷上了看录像、蹦迪厅、看小说,还成为学校里的校霸,打架、逃课的事没少干,林福荣为他那是操碎了心,没少帮他擦屁股。
有时候林福荣是恨不得把儿子打死算了,可刚刚举起的巴掌、藤条却每每在林诚倔强的眼神中败退下来,最后只是化作一声无奈的叹息。
对于这个儿子林福荣是什么教育方法都尝过了,他每个学期都塞一大笔给学校,要学校监督他好好学习,还花了高额薪水请名牌大学的大学生给林诚当家教,可烂泥就是扶不上墙,无论林福荣怎么折腾,林诚的成绩就是没有一点起色。
还有两个月就要高考了,林福荣对林诚已经彻底失去了指望,不过手里有钱心里不慌,林福荣用金钱开路,还是打通了关系为林诚弄来了花城外国语学院的入学资格。
吃完晚饭后,林福荣一边看《新闻联播》一边对林诚道:“高考的事你不用发愁,只要正常发挥就行,我已经帮你搞定了一所大学的入学资格,你好好念书,能混到一张大学文凭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林诚一听这个事就想起了前世在花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