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随我(3 / 6)
。
皇城宫中,乾坤殿朝议,宰相大人洛央先将府原洪灾呈报,皇帝听后急忙下了一串旨意,着户部拨银粮赈灾、工部协助灾后重建,刑部负责查明各项水利工程是否存在问题,礼部负责安抚为主,也算是有条不紊,应对周全及时,连皇帝自个儿都觉得自己安排的周详。
待各部领旨后,宰相大人又呈上奏报,北境边城守将请求朝廷拨发粮草;南北边境时有摩擦,尤其是北境情况更甚,时不时在城外挑衅一二,本来三国那纸停战友好的盟约就形同虚设了,在边境小打小闹那是隔三差五就有的事,形式越发紧张。粮草军需也的保证供给,万一人家大军压进,如何应对?所以的时候准备着。
皇帝刚自得没一会,这下又急眼了,旨意也下了,户部所剩不多,边境所需粮草如何解决?皇帝看着满朝文武,满朝文武皆默不作声,谁敢做声?银子是大事,国库是个什么情况,大家伙心里有数。
“怎么,平时一个个不是挺能说的?一到关键时候,就哑巴了?”皇帝此刻火气甚大,大家更安静了。
最后又是发泄几句,让各位大人回去好好想办法,明日再报。
朝堂散后,宰想洛央和儿子孙子三人相携出宫,看的身后一众官员羡慕嫉妒,恨是不敢,有也只能摆在心里了。
要说这洛家可算的上朝堂的权贵之家了,祖孙三代同朝为官也是历史上都不多见的,更何况人家一个宰相,一个礼部侍郎、一个吏部郎中;那礼部侍郎还好,大家也能接受,可是一个年仅二十的吏部郎中就不得不让人磋叹了。
人家是真才实学,即便是沾了些祖父的光,也是让人无话可说的,从小在翰林院跟着皇子一同学习,十来岁参加恩考,逢考必中,最后殿试高中状元,诗词歌赋文采风流自是不用说,为人谦和有礼,没有一点官富子弟的做派,又生的一副好颜色,当真是对的起公子无双的称号,哎,大家也只能感叹一句,洛家祖上积德、祖坟冒烟才得了这么个孙子,光耀门楣是不用说了,重要的是有这样的孙子,洛家起码后面几代也不用愁了。
大家犹记得当年状元游街,那场面,怕是全城的姑娘都出动了,就差没扑上去给人抢走了,哎!可辛苦那些扫街的,被踩的乱七八糟的香帕、残花足足装了好几车。
太子府中,秦玥玺刚进府没多久,洛璃洵便登门而来,秦玥玺忙让人请了进来在书房相见。
太子妃府听闻洛璃洵来访,让人去备了点心茶水,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