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三有好青年(2 / 5)
于哲老妈放下化妆品,招呼着:“先吃饭先吃饭,小赵也饿了吧,一边吃一边聊。”
有了一份投其所好,不落俗套的小礼物作为见面礼,初次见面的陌生感顿时减轻了一大半,赵泽君和于今父母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不少。
于哲夫妻和赵泽君聊了些家常话,赵泽君一一应对如流。
快吃完饭的时候,于今看似不经意的问:“小赵啊,我听于哲说,你成绩不错,这眼看着就要高考了,怎么忽然想起来办网吧证?”
从始至终,于今都表现得像一个和蔼的长辈,笑容可掬,憨憨厚厚的好似弥勒佛。
但赵泽君从来不认为于今是个没脑子的人,随便忽悠两句就会相信自己说的一切。
于今不是于哲,他经历过文斗武斗,上山下乡,从普通小科员一步步爬到实权副局长位置,阅人无数,这种人已经活成了精,即便是自己上辈子,也要打起十二分精神认真对待。
和这种人聊天,再完美的谎言,也可能露出马脚,因为完美本身就是一种虚假,即便对方当时找不到证据和纰漏,事后也会起疑心。
他的一切计划,是建立在于今拥有轻易办证的能量,而于哲又受到父母宠爱的基础上,并不是建立在无懈可击的办证理由上。
赵泽君放下筷子,沉默了几秒钟,把早就想好的话在心里过了一遍,才抬起头,认真的说:“叔叔,不瞒您说,我觉得网吧证有很大可能会升值!我和我朋友办这几张证,如果将来升值了,就转手卖掉。”
于今非常意外赵泽君会主动说出真实目的。
从于哲之前转述的信息里,老谋深算的于今就已经发现了几点漏洞,甚至怀疑对方的目的就是赶在政策出来之前囤积网吧证。
如果赵泽君依旧用之前对那一番说辞来敷衍,那整件事值得玩味的内容就太多了。
可赵泽君比他想象的要坦诚的多。
从心理学上来说,真诚是最容易吸引人的品质。
“嗯,你这个想法有意思,说说,为什么会觉得网吧证要升值呢?”于今问。
“以前我也没想到过,有一次上网,正好遇到片警查证件,片警说国家马上要出台一系列规范,对网吧进行整顿,这才引起了我的注意。”
赵泽君用适中的语速,缓缓的陈述着一个事实。
宜江市大大小小的网吧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