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八章,永国公世子(5 / 15)
长大。太后疼爱,必不望我成为京中安乐闲人。祖母爱我,必不盼我此生于家人羽翼之下。我是父母亲的儿子,虽不能追爹爹风范,也不敢比母亲二爷破敌的威严。但既是长子,不敢推诿……亲临战场之上,所见凶险与纸上谈兵不同。保家卫国,方是报效太后,方有祖父泉下含笑。亦方能对得住锦绣中长大。不负君恩,不负亲恩。战场之上难避凶险,长辈膝下承欢有人,因此送二弟回京孝敬……”
这一段,袁训念得吞吞吐吐,不时看着太后神情。
信里可以看到执瑜的决心,但老太后是不是能经受得住,袁训担心不已。
太后又一回直了眼睛,袁训的话慢慢低下去。
“念!还有什么!”太后勃然大怒,她虽看不清字大字小,但还有一张信纸却看得到。
袁训对称心看了一眼,称心胆战心惊,强自挣扎地起身,这里是家人不用避讳过多,而且亲事称心也有收拾,避不了嫌,怯生生道:“公公,执瑜有说几时接我吗?还是我收拾了过去?”
太后听到这句,坐实执瑜不再回来,真正心如刀绞,一时间难以把持,泪水滚滚而落。
安老太太倒是注意到,但她近年来身子愈发不好,听到执瑜还要留下打仗,早就气喘吁吁不能自己,没精力再劝太后。
袁夫人和宝珠、陈留郡王妃早就赶到太后身边,见太后失态,一起望向称心:“这孩子,快别说了。你们是在京里成亲,自然在京里。说什么赶去的话。”
称心这才想到无意中伤到太后,她也哭了。但信里没有提她,她眼巴巴的等着。
“念!”太后缓和过来,就怒气冲天,手指袁训即命。
袁训已把后面的信纸上话看完,对儿子的心思明白,一气念完:“太后必然生气,但和家声相比,请太后宽恕与我。从此以后,当二弟是长子吧,二弟本就是与我同年同月同日所生。请封二弟为世子!战场之上功劳颇多,袁家子弟,自有得功劳之处。”
太上皇本来认为这小子挺混帐,听到这一句他默默颔首,也对执瑜的心情有所明了。
“今年本应和称心成亲,但称心如有委屈,请太后为她另择佳婿。”
袁训眼睛从信上移开,表示这信已经念完。
太后气得嘴唇颤抖着,“扑通”,另一边跪下来称心。称心也心痛如绞,一步也没力气挪动,泪珠断线似的从面颊上滚落,就要成亲的她茫然如失魂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