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第一百三十三站(4 / 4)
上限的人,不要!
有天赋但犯懒的人,绝对不要!
不够努力的人,不管有没有天赋,都一盖不要!
基本上已经定型,没什么可塑性的人,谢书尧也不会考虑。
这样下来,杜岳和包萌每次都敢发表自己的意见了。
徐康院士看着这两位一开始只知道对他说的话进行‘附议’的小年轻渐渐发表自己的观点时,心里还挺惊讶的,更让他惊讶的是,这两位给出的意见,和谢书尧的想法基本差不离。
徐康院士走了个神儿,突然灵光一闪,想明白谢书尧为什么要加‘可塑性’这个听起来比较怪异的要求了。
因为谢书尧在培养自己的研究团队。
她要的是一个能够与她在同一个频率、同一个维度上搞科研的人,而不是要一个东拼西凑出来的科研团队。
事实上,一个想要顺利发展下去、发展壮大的科研团队里,确实不能存在太多种不同的声音。
杜岳和包萌是谢书尧亲手带出来的,两人听谢书尧说半句话,差不多就能明白谢书尧接下来一段话要表达什么意思,这点他就做不到。
杜岳和包萌就是那种可塑性很强的人,跟着谢书尧做了几年的研究,已经变成了两把锋利的剑,谢书尧指一个课题给这两位,这两位都能差不离地做下来。
可如果带一个可塑性一般的人,那完犊子了,谢书尧同那个人的沟通极有可能会变成鸡同鸭讲的车祸现场,到时候还要公事一个项目,真是想想就糟心。
就比如说,万一谢书尧留下了那个李凤银教授的学生,到时候谢书尧让那博士干个什么,只要谢书尧的观点与李凤银教授的观点存在点儿差池,那个博士就很有可能会同谢书尧辩解,而谢书尧又是徐康院士所见的科研人员中,学术自信相当强的那一个,让她带一个整天都和她唱反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