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遵守法纪(5 / 8)
手下留情。袁配他,是有不对的地方。他也不过是不抚养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孩子罢了,至于与那个孩子殴斗,是孩子们淘气,当不是他指使。”
裴喻不紧不慢地走,袁博好话说尽,裴喻提取到了信息。好么,这为父的不慈,为兄的不义,真是有失体统!不用问袁配官声如何,裴喻就得说他不是个好人。【原来所谓龃龉是指这个吗?小孩子争吵,然而说话未必太刻薄了,也难怪关爱孩子的人要起疑心。】
裴喻加快了脚步,回到御史台翻案卷,终于让他找到了参奏袁配的几份底稿。袁配也曾外放,但是巡视的御史对他评价总是不高,他荒废政务,游手好闲,结交僧道,家里人打着他的旗号干些强买强卖之类的勾当。不出格,好些个官员都这么干,但是它不合法。
【这样的人如何可以做亲民官呢?严尚书既知道他,多半要将他列做候选了,这可不好。】
裴喻权衡再三,决定先去见桓嶷——名单一旦报了上去,再被桓琚取中,御史再提出反对就显得不合时宜了。阻拦要趁早。
如今京城的公务是由各部报到东宫,桓嶷看过了,再呈奏到汤泉宫。
任命官员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桓嶷对严礼送上来的名单很重视。打开来一个一个地问严礼,这个是什么人,那个做过什么事,这个名字很熟悉是不是之前派出去的。严礼胸有成竹,一一将他们的简历道来。
考核、任命是陆续发下来的,这一张名单并不很长,不多会儿功夫,桓嶷就看到了袁配。厌恶地一皱眉,问道:“这是袁家的那个袁配吗?”
“是袁氏子弟。”
“哼!”桓嶷非常不快,问道,“尚书知道这个人吗?”
“略知一二,”严礼在心里将袁配圈一个圈,“方才裴大夫还问起他呢。”
桓嶷精神一振:“哦?他犯了什么法了吗?”
“啊?”
“查!”
裴喻早查到了,挟着卷宗匆匆到了东宫来求见。
桓嶷笑道:“说曹操,曹操到。”
裴喻对桓嶷一礼,又对严礼笑笑:“幸亏赶上了。那个袁配,他不行!万不可放出去残害百姓。”
严礼机警,见桓嶷笑了,便知自己该把袁配的名字给涂掉。很快地说:“他不过按照资历凑个数来的,若有不法事,自当罢黜。”
桓嶷更不多言,简略看了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