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银两(上)(2 / 5)
”
何二老爷腮边的肉就抖了两下,苦笑道:“我在族中就是做这些杂物的,长嫂如母,自然更不敢懈怠。”这长嫂如母四个字,尽管何二老爷多方掩饰,依旧不难让人听出其中的涩然味道。
面对何二老爷的辩解,李老三不置可否,他道:“小的还打听出,您采买美人的时候,喜欢让底下的人先打听打听,哪些是打小就灌了药的,哪些是精心调理过宜生养的。您把身段好宜生养的都送给了何大人,单给自个儿和儿孙留了些灌了药生的又单薄的。为这个,洛水许多百姓都夸您厚道。”
这一回,何二老爷苦意就更深了,他叹道:“我这一房是庶出的,一个大家族里头,总归嫡枝人丁兴旺才好。”
李老三这回就不说了,他只是笑了笑,躬身退到了后头。
“嫡枝人丁兴旺不错,可若嫡枝儿孙皆庶出,数十年以后,嫡枝必然没落。”细瓷的酒杯在李廷恩之间轻轻转动,就像是何二老爷的心随着被捏在了一块一样,看着李廷恩幽深的目光,何二老爷背脊发凉。
他干笑两声道:“李大人这话的意思……嫡枝就是嫡枝,庶出便是庶出,这如何能没落。人丁兴旺起来才是大事。”
李廷恩深深的看了一眼何二老爷,将酒杯一放,淡淡道:“二老爷想必忘了在下是何出身。本官不才,为官不久,却也明白些官场上的道理。”
这一句寡淡的话,立时就让何二老爷脑门上渗出了冷汗。
官场上的道理是什么?是j□j份,分门第,分后头有没有撑腰的人。这才是最简单的道理。不是你有才干中进士就能做官,不是你办好了几件差事就能青云直上。说白了,若你腰杆子不硬,出身不高,在大燕,想要真的把官坐上去,简直是难于上青天。
三朝元老姚太师是寒门弟子,可姚太师的恩师是谁,是太宗的结义兄弟,文坛之首谷阳子。然而即便有谷阳子,数遍大燕开国到如今,也只出了一个姚太师。旁的重臣们,不是出自世家勋贵,便是皇亲国戚的亲眷,而且,这些重臣,都是嫡出。庶出之人,一上去就先矮人三分,朝廷上下连来往都不屑,如何还能出人头地。
大燕并未有人直言说庶出不能做大官,做高官。可实质上,这几乎是一条规矩和旧例了。不会有人去打破它,也没有人能打破。
这些事情,无心的人想不到也不会去想,然而有心人,几乎就是一张一戳就破的薄纸。
何二老爷擦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