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4 / 4)
,当即表示:“女儿愿意去东宫住下,只是舍不得父皇您。”
皇帝说:“这不过是咫尺距离罢了,病好了就回宫来便好。”
杨氏得知长宁公主要去东宫养病,当即就觉得不妙,太子是没有什么心眼的,对付他容易,但长宁却颇有心眼,她去了东宫,最能说动太子,以后要想把太子从太子位上拉下来就难了。
杨氏于是找了个合适的机会同皇帝说:“皇上,妾身听闻长宁公主要去东宫养病?”
皇帝随口道:“嗯。”
杨氏便道:“东宫里多年来一直无所出,后宅怨气重,哪里适合长宁公主养病呢。再说,皇上您还正值盛年,却让公主去皇兄府中住着,说出去也不好听呀。长宁以后定驸马,也有不利。”
皇帝当即便不高兴地说:“这是什么话!”
杨氏只得谢罪,却道:“臣妾所言,可是实话。”
又说:“皇上或许先听听京中世族里的反应?”
皇帝说:“朕的女儿,他们倒敢说什么!”皇帝的话说得霸道十足,心里却还是有所忌讳。
他和先帝都是武人出身,打下了江山,创业容易守业难,所以之后治国,却是请了好些有名文士入朝为官,还大开举贤任能之风,这才让这江山稳定了三十多年。
所以皇帝心里其实是很看中这些文人世家的看法的。
杨氏有向娘家传话,长宁公主要搬到东宫养病之事,便有杨氏一族在背后控制舆论,所以之后就有几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说皇帝健在,哪里有让公主去太子东宫养病的道理,专为公主修建一处馆阁让她养病,这样才是佳话,或者让公主去皇家别院养病,也是不错的。
大周定都西都,之后虽然修建过皇家别院,但去享受的时间却少。
杨氏是想把长宁打发到偏远的皇家别院里去养病了。
长宁自然不会愿意,听到有大臣说那些话之后,她就不得不另做打算。
好在太子还算给力,马上便找皇帝说,皇家别院太过清冷,宁宁还小,就要去那么冷清的地方,恐怕更会因为思念皇帝病情加重。她住在东宫,有嫂子相陪,又有什么不妥呢。
☆、第 22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