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1 / 4)
第六章
长宁实在没有搅入英国公府那一大摊子乱七八糟的事情里去的兴趣,所以既然静安长公主说了她不用去参加国公府的家宴,她当然就不去了。
对外的说法是她病刚好,身体虚弱,需要静养,不耐热闹,而且,皇后薨逝,她还在孝期,也不便去参加宴会。
宁宁的祖父,大周的开国皇帝顾渥,乃是从一介中层军官杀上来的,他的父亲,不过是一介屠夫,他好歹读了一点书,有些文化。
三十多年前的天下,乃是一片大乱,藩镇割据,杀来杀去,几乎是没有哪一天不在打仗,百姓甚至不如蝼蚁,有的地方,连老弱妇孺都被驱使去打仗。
只要谁占有一块地,就能自立为皇,今日登基,说不得没有在龙椅上坐几日就被杀掉了,又有新的人登上那个位置。
简直如戏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
顾渥算是有些谋略的人,而且善待下面兵将,在杀掉前朝陈国皇帝登位之后,一边继续打仗,一边又聚集了很多流民让他们到肥沃的土地上去耕种,大周国才这样渐渐在乱世里站稳脚跟。
宁宁她爹,也就是现在的皇帝顾宗豫,从拿筷子起就开始拿武器,几岁时就被带上战场,几乎是在战场上长大的,他的其他兄弟也都死在了战场上,只有他活下来,接了他老爹的班,继续征战,直到将周围的大大小小的割据政权全都攻破,将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大周国内也就慢慢地稳定了下来。
之后虽然依然有战事,但相比那天下大乱时候的混战和民不聊生,是要好太多了。
顾宗豫定年号启元,尊重文士,安定民心,兴修水利,薄徭役,鼓励恢复和发展生产,这些,都让大周国力不断加强,同北边的北齐和西边的大梁能够相抗衡,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在大周国,有些地方,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遭过战乱,如宁宁这一代的孩子,甚至不知道战争是何种样子,只能从家中长辈的嘴里听他们说那时候的场景,听到诸如被围城数月之久,城中兵士抓百姓杀人而食,又诸如陈国皇帝因忌讳手下将军才高,又因其是降将,便将其招入宫中杀死,又将其手下所有将士斩杀,一次就杀了六千多人,血流成河……
这些事,说起来,这些在和平年代长大的孩子,大多是不相信的。
宁宁坐在榻上,让姜嬷嬷和元娘说几十年前的事情,姜嬷嬷的整个成长过程都是在乱世的颠沛流离中度过的,没有死,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