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V章(9 / 11)
个月都不曾下钥。
此刻宫门果然大开,在说明来意后,他顺利的进了乾清宫。
一番君臣大礼后,他站在龙椅下面:“启禀圣上,云州知州听闻我大越对北夷战事,特意号召全州商户捐助物资。其中云州商人上常逸之慷慨解囊,进献白银五十万两,如今粮草与战马已经抵达越京城外。”
“哦?”坐在上面的皇帝声音中明显透露出愉悦:“这等商人,实乃国之大幸。”
“此乃圣上治国有方,感化四海万民归心,方才有此举。”
一番马匹拍的皇帝心情舒畅,不过他毕竟是明君,听完后也很快恢复了镇定:“常逸之,可是前些年兵部误报军情的笔帖式?”
“正是此人,他进士出身,多年来一直未有升迁。直到去年廖将军起复,常家主动检举其错处。”
上面没有声音,可以章侍郎多年上朝对圣上的了解,此人定是将他这近乎直白的上眼药听了进去。倒不是他不会含蓄,而是圣上就喜欢直接这一套。
“子桓,当年的卷宗你可调了出来?”
镶着金龙的屏风边上走出来一人,正是裴子桓。作为中书舍人,他的职务是为圣上草拟圣旨。虽然看似就是个抄录的活,可这其中的学问却大了去。最简单的,圣上在说圣旨时,中书舍人旁敲侧击的说几句,便有可能改变其初衷,进而改变一大波人的命运。
不过中书舍人也不是谁都能当,首要条件必须美颜,且不能是草包,最好要年轻些。作为越京城中数一数二的美男子,若不是为了躲避王家的亲事,裴子桓早就当上此职。前些年裴家势微,自从廖将军起复后,裴子昱也重获实权,他这才能安然留在京里。
至于和王家的亲事,他就是不娶,就不信王家敢直接把八抬大轿送到裴府上。
“回圣上话,已经全数找出来。当年之事,并非常逸之之错。”
“哦?”
“当年记录卷宗的并非常逸之,而是时任兵部侍郎的王克。”
“混账,王克怎会做如此之事?”
裴子桓也不诚惶诚恐,而是继续平静的说道:“卷宗在此,上面字迹确实有涂改。微臣比对过,正是王大人笔迹。”
端坐于龙椅上的皇帝没有再说话,乾清宫中陷入了沉默。良久,他终于开口:“两位爱卿看如今形势,可有何良策?”
章侍郎率先开口:“臣掌管户部,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