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花落(4 / 4)
另外心里又暗骂了一下某些个后宫文的大神,一个个写女主倾国倾城的绝美和哀怨,被皇帝夜夜欢宠还悲秋哀春的闺怨,皇帝却为之心动不已,怎么也要留住美人。这实在是误导她啊,活生生的实例摆在眼前,不是可以随便宫怨的,皇帝女人多得是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对皇宫不满意?那就走呗,没人拦着你。反正一堆女人巴巴儿送上门给皇帝暖床,who care 你。
于是便装作天真的笑着,“皇祖母,这是怎么啦,宝珠驽钝,却是没听明白呢。良母嫔不过说了花落无人见,便犯了忌讳?依宝珠看来,花落也无人收拾,倒是这园子里的奴才偷懒,该罚呢。”
“你这丫头,方才还夸你呢,这会子就知你平日里没念书了不是?”太后听得一笑,声音缓下来,正想说点什么,却被打断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里有的亲们问为什么还是称良嫔:因为前面老康只是口头答应,要正式册封为妃是在中秋节。到下一章有册封金册后才改成良妃,之前还是嫔。
------------------------------------
史料:
清朝皇子对嫔妃称呼:
当面直接称母妃或者妃母,对自己的生母当面可能直接称额娘。向别人说起时则称诸妃母、嫔母。
皇子是不能随便与嫡母、生母以外的嫔妃见面的,所以一般不会单独提到嫡母、生母以外的某位嫔妃,如果因为公事需要提到,称呼也不一定,有时可能随宫里人例如皇孙们的叫法跟着叫,有时可能直接称某太妃、某母妃,这还与皇子本人与该母妃的关系远近有关,有些皇子幼年可能曾得到某位妃子的抚养,称呼上可能就亲切一些。
老皇死后,书面语称皇考某妃,不过这是受封的嫔妃,不是所有的先皇嫔妃都被封为皇考某妃。一般口语当中大概只称某太妃,没有获得太妃封号的(比如死在皇帝之前)可以称先皇某妃、某嫔、某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