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一更)(4 / 5)
连连点头:“这是你的新老师吗?他的这个出题思路,真是很有意思啊。”
看到叶千盈眼神中带着疑惑,仲老师就十分宽和地笑了笑,拿起一支笔给叶千盈演示了一下。
“能看出来,你这个老师在出题方面已经很克制了,至少照顾到了你们的知识点。”一面这么说着,仲老师一面用笔在几何题上多加了几条线,又补充了三条题干,眨眼之间就把这道题变成了一道全新的题目。
他把这道现场改编的题目推给叶千盈:“你现在再做做看呢?”
叶千盈提起笔来又放下。
不用往下做,她也能发觉:在仲老师的巧笔之下,这道题的难度已经上升了不止一个等级。
仲老师也不催叶千盈,他脸上带着理解的微笑,将自己厚厚的镜片向鼻梁上推了推。
“怎么样,是不是难度一下子就上来了?”
叶千盈心悦诚服地点了点头。
“这是正常的。如果老师没猜错的话,这道题现在的样子,才是你那位新老师原本的出题思路。他已经很顾及你们原有的水平了——这道题的难度不是初赛难度,它已经可以拿去做冬令营的考试题了。”
说到这里,仲老师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老师今天也不给你留其他作业,就这道我改过的题,你今晚尝试做一下,怎么样?做不出来也没关系,我下次上课给你讲。”
听到仲老师这么说,叶千盈顿时有些动心。
冬令营考试的难度?
那岂不就是国家集训队的门槛了吗?
要知道,高中的数学竞赛又名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共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部分。
对于许多只想获得985降低门槛自招的同学来说,联赛里拿个省一奖就是万事大吉。可是对于CMO,也就是数学冬令营来说,省一只是刚刚跨过冬令营的及格线而已。
数学冬令营里分数最高的30名学生,便可以组成当年的国家集训队。要是想要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即IMO,那就更要优中选优,成为最后的6人才行。
一想到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叶千盈便觉得自己掌心微微发热。
正如同每个文人在看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横渠四句时,都会升起一种兼济天下的情怀一样,既然已经学习了竞赛数学,IMO无疑也是竞赛生心中的一片圣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