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三合一)(5 / 12)
明教,还是专门的厚土旗。
以前看金庸小说的时候,武林大会上明教尽显风骚,埋伏多时的厚土旗破地而出,举起铲锹在地道陷阱上虚击三下以示威慑,那场景叶千盈一直念念不忘。
而放到易老师身上,“厚土旗”的最佳体现就是……
他实在是太能挖坑了。
上一次联考的时候,许多自以为数学满分的大佬就是这么栽了跟头。
易老师在题目里层层挖坑,一个连环套对着另一个连环套。一般来说,跳出一个陷阱的时候,本该是一个学生最得意,最松懈的时候。
可是,得意的小机灵鬼当中要是有一个体察到半丝不祥的预感,在跳出套索以后再仰头向上看,他就会发现,自己此时正处在一个深坑之中。
坑,大坑,史前巨坑。
而此坑的始作俑者,一般这时候都会拄着铁锹,笑眯眯地站在陷阱上面的土地上笑,大头还挡去了陷阱里一半的天空。
叶千盈对这个套路有非常多的话想说。
她当时才刚刚出道,不识人心险恶,清纯无辜又很善良,哪里知道这些笑眯眯的老师们会有这么多的套路。
傻白甜如她,做了一套易老师的题,自以为掌握了卷子上的所有定理。然而一对答案,叶千盈差点迷茫到心律不齐。
仲老师还哈哈地笑了她几句,告诉叶千盈,她此前跳的那几个坑,都是题目中最精华的所在。
叶千盈:“……”
从那张卷子开始,叶千盈就单方面认识了易老师这个老阴比。
易老师的出题模式是很难复制的,尽管只做了十来套他的题,但叶千盈已经对他熟悉到看看题干就能认出的地步。
毕竟,只要有点良心的老师,都干不出挑着学生们开心时刻痛下杀手的惨案。
但易老师就是能做的出。
从他每套题都热衷挖坑的做派来看,易老师不但良心不痛,而且每当想起此时,心里还会感觉美滋滋的。
对于易老师的这种出题思路,仲老师评价曰:“很有想法嘛!”
叶千盈:“……”
叶千盈:那些年我走过的最长的路,就是各位出题老师们的套路。
……
仲老师拿着那张叶千盈已经做完的卷子,还没等他把所有解答过程看完,他的脸上就已经洋溢起了灿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