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三合一)(7 / 12)
以不能耽误嘛。
旁边的两个食客,面对这种急转直下的事态,已经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些什么好。
其中一个缓缓道:“其实我们都猜错了……”
另一个十分赞同地附和朋友的观点:“所以,他们俩其实是同事吧。”
第一个人心有悸悸然地连连点头:“太可怕了,我老板压榨我加夜班的时候,我也是这个状态……”
“被压榨”的叶千盈浑然不觉,乐在其中。
她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路里。
一直以来,叶千盈为了比尔猜想所做的一切准备、乃至她在查阅了现有的所有文献后,最终推想出的几种最有可能的证明方式,如今都像是画卷一样,有条不紊地在她的脑子里展开。
而脑子里的画卷映进现实,就成为了叶千盈落在白纸上的这些思路。
一条行不通,没关系,她很有耐心,那就换下一条。这条有些卡住,还是没有关系,标记一下放到边上……
一个猜想既然被提出,就一定有一条路径通向它的核心,使它可以被证实或者被证伪。但在证实或者证伪之前,所有关于这个猜想提出的数学见解,都是薛定谔式的。
在之前的Z大学术会议上,与邓淑华院士的交谈中,叶千盈已经受益良多。
邓院士本身就是微积分几何界的顶尖人物,叶千盈当时曾经拿出几个自己困惑的问题向她请教,邓院士非常有耐心地为叶千盈一一回答。
除此之外,在邓淑华院士的扩展内容当中,叶千盈的思维网络互相交织,因此而产生了一条崭新的思路。
这个思路不如叶千盈之前想要走通的那几个方法来得简便。
但是她的直觉告诉叶千盈,新思路更正确。
有些时候,人还是要相信自己的直觉。
比如说一个当惯了警察的人,擦肩而过的时候敏锐地察觉到某个路人“不对劲儿”,摁住一看,果然是某某流窜在外多年的逃犯。
再比如,某个医生在走廊里匆匆走过,突然心里咯噔一下,脚步一停,转身指着某个病人大喊:“快拦住他,他要跳楼!”
那种“不对劲儿”和“死志”,都是他们要积年累月地浸泡在自己的工作中,还不等被理智接手,就先由感官察觉的“经验主义”。
同样的情况,落在叶千盈身上也是一样。
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