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二合一)(7 / 8)
璞玉。
同时,他们也知道,叶千盈是怎么从纯数研究发展到军工,从军工进入超导研究所,又是怎么在超导研究所里做出了过人的、世界瞩目的成果。
从她过去的历程来看,即使说自己只想这几年研究超导试试,也并不让人觉得异想天开。反而让听者心中升起一股期待——想看看她究竟能不能贯穿这条前人从未走过的路,从始到终。
叶千盈蹭了蹭自己的鼻尖,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
杨院士凝视着这个忘年的小友,说生气还算不上,只是心里确实有些惋惜。
“这几年打算研究超导”的潜台词,其实也就是“这几年没有时间来研究军工”。
杨院士知道,以眼前这个年轻女孩的天赋,她确实有着涉足任何一个领域的能力。
他看见一棵终将会直入青云的神木,却没能提前将其移栽入自己的花园里,实在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
但,既然在整个电磁弹射器的研究过程中,叶千盈为了最核心那一部分科技,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杨院士也不能因为叶千盈不回军工,就扣着人家的功劳不放。
当前的学术界里可能会有这样的情况,除了单位里的上下级外,偶尔杨院士也会听说某某博导把学生用透了,还是压着学生不肯给毕业的劣迹。
但杨院士绝不是那种欺上媚下之辈。
他对叶千盈说:“关于电磁弹射器的研究,已经作为今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报上去了。其实前两年,在确定技术成熟的时候就应该上报,但军工口毕竟有保密性,在航母证实入水,国防部对外发言之前,我们是不能公开拿这个技术申请奖项的。”
停顿一下,见叶千盈目不转睛地听着,杨院士又笑道:“我记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你是不是拿过一次?就是那个国家技术发明奖?”
是的,叶千盈和沈瀚音在大学期间研究的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曾经刷新过国家技术发明奖的最年轻获得者记录。
那一次,她拿的是二等奖。
国家科学技术奖一共分为五个奖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是发给外国人的,剩下的四个奖项里,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以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都会每年颁发一次,每次评选出一等奖和二等奖若干。
至于最后一个,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那便是华国的科研工作者们,在本国所能拿到的最高的荣誉。每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