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3894字)(2 / 5)
定念书了,作业区的小学只有学前班和一二年级,幼儿园是没有的,四岁的张小盒是可以上学前班了,虽然规定的是五岁,农村地方可没有那么多的硬性规矩,地方小大家都是相识,何况还有一个混的不错的张爸爸,老师让他意思的在本子上写下1-100,在背了两首唐诗后就算他过关了,在得知张小盒还能背诵乘法口诀时更是有了留下他的心了。
太阳天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
原来这时候早有了这首改编的儿歌,张小盒打了个哈欠,生产队的小盆友要不是二年级的,要不就是和他一块上幼儿园的,学校距离家里有两公里,没人骑自行车,一群一群的小盆友手拉手的走在马路上。
他们开心的笑着,追逐着,在张小盒面前跑前跑后。
张小盒是特别的,在这群孩子里面他是最小的,但是他也是孩子头,上辈子就他鬼主意最多,每次闯祸都有人帮他顶着,他出的注意一个比一个能让这群孩子信服。
重来一次带着成年人的沈思,他冷静的看着身边的一切,寻找着可以利用的资源,引导着身边的伙伴们。
他不觉得自己和他们是不同的,小豆丁的身躯里虽然装着28岁的灵魂,但他喜欢这种日子,没有烦恼,不用忧愁,不用去想这个周末需不需要加班或者8点起床赶地铁会不会迟到。
李德明背着张小盒,小孩子走会路就赖在地上不走了,他七岁了,是这群孩子里最大的,他觉得张小盒对于他们来说是特别的,能教他算出三位数的加减法,还读得出课本里的文章,不经意间说的话都是那么的……呃,深奥,对,就是深奥。
李德明上面有个姐姐,大他五岁,他和姐姐是没有什么共同话题,姐姐总说他不懂事每天只会贪玩,李德明想难道这个年纪除了玩还能做些什么!
每次他们在一块玩的时候张小盒就在旁边看着,不参与,偶尔出个主意想个游戏看他们玩,多次相邀未果后也就慢慢的习惯了。他觉得张小盒要是他弟弟的话就好了,他喜欢听张小盒喊他德明哥,小孩子的声音甜甜的,咬字发音和电视里的人说的一摸一样。
这里的人受到北京知青的影响,但是始终带着地方方言,普通话有着云南特有的特色,zhici不分,念一个四是四十是十都是一个音调的。
有人问张小盒怎么练的普通话,他都笑着回答电视上都是那么说的,张小盒的奶奶家是有电视的,最近张小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