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这些年值了!(5 / 9)
张石磊跟着问李峥道:“你们是不是有交情?”
“嗯……以前去胡老师实验室帮过忙。”李峥挠头笑道,“胡老师可以的,他也是这块料子。”
张石磊愣了一下,看了眼周毅,二人同时大笑起来。
“那我一定转达给老胡。”
“看来小李的肯定很重要啊。”
再次坐定后,院长夫人也才送上茶水。
李峥本欲赶回实验室去,放两位院长详聊,却又被硬留了下来。
每个年龄,每种立场的人,看到事物总会有不同的反应和思考。
对两个院长来说,眼前两个小时的数据,已经证明了这个实验是必然有大成果的了。
搞定了胡增武后,相比于李峥的争分夺秒,他们已经心照不宣地想到了下一步。
对了个眼神后,张石磊放下了手上的实验报告,看着李峥郑重地点了点桌子:“李峥,按照我和周院长的判断,这个,值一个CNS。”
李峥听到这个,并没有太多的表情。
那肯定是值的啊!
毕竟是系统里的前沿突破内容。
所谓CNS,并不是一个电信运营商,而是三本科学刊物。
《Cell》、《Nature》和《Science》。
对大多数科研人而言,刨去不太实际的诺贝尔外,能出一篇CNS论文,几乎是每个人的最大理想。
换言之,一个发过CNS的人,走到哪里,都配得上称为大佬了。
以此为实力标准,固然有些迂腐,或崇洋的成分。
但很遗憾,这至今仍是最靠谱的标准。
不仅靠谱,而且值钱。
几乎在国内任何入流的院校,只要成功发表一篇CNS论文,都将获得一笔50-100万不等的奖金。
另一点遗憾的是,很多老一辈的科研工作者,因当年有限的条件与资源,虽然研究与贡献很多,但却并没有机会获得这个荣誉。
反倒是很多年轻的科研人员,由于大量资源的投入,以及诸如“冷冻电镜”等前沿工具的入场,得以年少成名。
非说的话,即便是眼前的周毅与张石磊,都未能出现在CNS上。
反倒是胡增武,在有机光伏领域赌出了一片天,追上了时代。
“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