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2 / 3)
那天是有个人突然开车停在我面前,问我两千块买辆车我要不要,我当时觉得天上掉馅饼,试了一下觉得不错就买了,钱还是我去取款机上提的。”
“两千块买辆车,你不怕是诈骗?”
“想过,但是那人说当时就给车……”
说穿了就是投机。
辛健敛了下视线,扫阅着手上的卷宗口供。
这实在是一个可信性不高的故事,巧合的因素太多,以至于很难让人去相信,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个故事的可信性不高,反而显得赵孙说的话有种诡异的说服力。
所有的细节因为陈述的模糊化都看似不合理实际无懈可击,一件事情被复杂化和简单化有时候都只是思考的角度不同,赵孙翻供之后所说的事情跟之前的供词全部背道而驰,但一样是一个过程,区别在于之前的是个嫌疑人的供述,之后变成了一个目击者的证词。
“你当时为什么会出现在那里?”
“我等朋友。”
“名字,地址,联系方式。”辛健发觉在卷宗上并没有这个人的记录。
“康凯,XX园小区41号7楼702,手机是……”
赵孙报的很利索,没有片刻的停顿。
辛健当时看了旁边的付志一眼,发觉后者在记录的时候,在地址的下面划了一道横线。
当时,他们两个想到的大概是同一个问题。
关于这个人,孟军和吴刚到底是没有查,还是没有查到。
卷宗里为什么没有资料。
关于辛健和付志的这个疑问,后来吴刚解释了。
他的说法是赵孙之前一直没有提供详细的地址和姓名,换言之,他之前所供述的供词中,他所等的这个人,根本不存在。
但是康凯这个人,辛健却找到了。
赵孙留的手机一打就通了,在听到辛健大概陈述了事实之后,很肯定的回复道:“嗯,那天是我要给赵孙一个东西,让他在那里等我的。”
“你跟赵孙是什么关系?”
“普通朋友,我认识他舍友。”
辛健挂掉电话的时候,付志在看卷宗。
他把赵孙的口供来来回回的看了好几遍,所有的细节全部都挑出来列在了一张纸上。
然后他把这张纸放在辛健面前:“你觉得如果你是孟军,你会不会相信他第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