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坦白(1 / 4)
关于平乐案的简情,出身京城的张潮和文人习性的江秋萍都有些了解,这两天才跟众人分享过。
李意阑一知半解,干脆当做什么都不知道,从头问道:“那你有什么冤情?想要报复谁?你指的强权又是谁?”
刘芸草却答非所问地笑道:“李大人,这个案子难就难在我敢陈冤,你却不敢查。再退一万步讲,纵使你胆识过人、敢查官家,你也查不到什么。”
因为相关的记录和人早就被抹掉了。
李意阑还没说话,江秋萍先不客气地打断道:“你们这些犯党真的很有意思,你也是,那个袁宁也是,总是动不动就来为我们殚精竭虑,我现在告诉你,不需要。”
“敢不敢查是我们的事,想不想伸冤是你们的事,大家各凭本心,直抒胸臆就是了,不必拿你心中的怯意来替我们做人。”
“大家都痛快一点,你有什么冤屈我想听,你要是准备说呢,就正儿八经地根据问题作答,要是不想说现在就表态,我们去审别人就是了,不要拐弯抹角的浪费彼此的时间。”
寄声不知道讼师出身的人是不是都这么能说,但是站在江秋萍身后,听了这么快又长的一段话之后,他恍惚觉得自己这边简直是正气禀然。
知辛赞同讼师的道理,却也理解多数人没法那样泾渭分明地为人处世,说一句丁是丁、卯是卯确实容易,可局里的人往往只认得一团浆糊。
刘芸草也被江秋萍说得一愣,听到半道不期然被那句“心中的怯意”扎得呼吸一窒。
其实他说的那些话,听起来像是在为对方着想,本质上却不过是自己在阻止自己,因为他不相信这些人。
但这书生的气势很有感染力,刘芸草扪心自问地想了想,觉得除却伤口撒盐的屈辱感之外,说出真相对他来讲没有任何损失,倒是这新上任的提刑官一伙人在得知内情之后会怎么处置才是难题。
权衡好利弊之后,他果断地对江秋萍点了下头,随即看回李意阑那边说:“想要知道一个人冤情,至少该先知道他是谁,姓甚名谁、家住哪里?与谁唯亲又和谁有嫌隙?他说的是真是假,可以找谁去佐证。这些除了名字,我猜其他的诸位应该都不知道,所以不要怪我啰嗦,我会提到不少前尘。”
李意阑有的是耐心:“不会,愿闻其详。”
刘芸草勾了下半边的嘴角,瞬间又放下了,他心中完全没有笑意,只是为了回应李意阑的礼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