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11 / 12)
!
早以前,俞母只道念书格外得费钱,毕竟笔墨纸砚哪样都不便宜,就算俞承嗣用的不是顶好的那一种,普通的价格也不菲。再加上各种经史子集,更是贵得要命,偏生还省不得。
后来,也就是俞承嗣入读明德书院之后,俞母才知道自己错了。不单错了,还错得离谱。
念书咋贵了?笔墨纸砚哪里不便宜了?简直就跟是白得的一样!真正稀罕的是啥?是君子六艺!
君子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礼: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乐:六乐,云门大卷、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
射: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御:五御,鸣和鸾、逐水曲 、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书:六书,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数:九章算术。
最初,俞母完全不理解什么是君子六艺,哪怕俞承嗣耐着性子同她解释了好几遍,她仍是一头雾水。不过好在,之后没多久她就明白了。因为俞承嗣需要很多东西,很多价格吓死人的东西。
譬如,古琴、箫。
再譬如,弓箭、骏马、马鞍、皮鞭、骑装。
对了,要学书画的话,还得准备价格不菲的画笔、卷轴和颜料。
一句话诠释所有,那就是——钱啊钱啊钱,需要很多很多很多的钱。
俞母是真的没想到,在进书院前要花不少钱疏通门路,怎么这都进了书院了,还要花那么多钱呢?君子六艺,就那么费钱吗?还好还好,只要熬过这一年,她就是举人娘了。
在等待俞承嗣到来期间,俞母整个人瘫坐在门房这边,装着钱的背篓也不敢放下,哪怕前胸后背都被汗水给浸湿了,她也仍不放心。最后,还是好心的门房给她倒了一杯凉茶,又拿自个儿的扇子给她用,这才没叫她直接热晕过去。
虽然已经过了秋收,可秋老虎发起威来,真的半点儿也不比盛夏凉快多少,更别提她还背了三十三贯钱上山。
然后,她就被俞承嗣给教育了。
这不是之前卖篾器得的几贯钱,横竖也不重,背来就也算了。这是三十三贯钱啊,大铁钱差不多是一百五六十枚重约一斤,就算按着一百五十枚为一斤来算,一贯钱是一千文,那也有六斤半了。如果三十三贯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