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11 / 12)
说,仔细想想也没错啊,上学要交钱,那咱退学不念了,你得把钱退给我吧?不然,这不是只拿钱不干事儿吗?
亏得他着急去枣儿村,不然他还想仔细打听清楚以后,回家叫他娘去书院要钱呢。哪怕这会儿实在没空,也不妨碍他边走边跟赵玉兰嘀咕抱怨。
“我就知道大哥是个傻的,就他那点儿能耐,考个秀才都快把脑袋给揪秃了,还考举人呢!老话说了,多大脚穿多大鞋,他倒是好,压根就不管自己有多大本事,先把钱给浪费了。这些年来,家里为了他求学花了多少钱啊!我只求阿娘脑子清楚一点儿,别再继续往里头投钱了,有钱哪怕是丢水里都能听个响儿,浪费在他身上,那是连个好都听不到!”
赵玉兰跟俞承嗣并不熟悉,其实统共也没见过几次,更是从未说上过话。不过,哪怕不熟悉也不妨碍她支持俞家老二。
“兴家你说得对,就是这样的,没错。”虽然这回答不是很走心,可支持的力度还是很明显的,只差没说,哪怕你说的是错的,我也一样觉得你是对的。
这俩口子倒是和乐融融的,一路上针对俞承嗣那傻货,发表了不少的意见。当然,十有**是俞家老二在说,连说带抨击的那种,而赵玉兰因着本身不熟悉,只能附和着,不过因为她神情十分肯定语气格外真诚,以至于俞家老二深以为自家媳妇儿就是好,多有眼光多有见解啊!
只这般,小俩口也没了疲惫,脚程极快的到了枣儿村。
枣儿村比上河村还好一些,主要是水田比较多,收成好了普遍家境也不错,毕竟这年头绝大多数的农家都是靠着地里的出产过日子的。尽管已经有一年未曾见面,可一路走来,还是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俞家老二虽然把孝敬钱和肉都给了俞母,可他本身是背了个篓子下山的,里头装的却是给老丈人家的年礼。
很快,俩口子就到了赵家,自然得到了赵家双亲的热情招待。
尽管赵家有些小麻烦,可因着立场坚定,还有个喜欢跟着凑热闹瞎折腾的女婿,且女婿他大哥还是十里八乡最年轻的秀才公,就算隔房和族里头有些想法,也不敢做得太过了。毕竟,没儿子要过继是正理,可赵家有儿子啊!
傻儿子也是儿子,没毛病啊!
俞家老二俩口子在枣儿村留宿了一夜,于次日一早回了山上。而在上山之前,他还特地去了以往玩得比较好的几户人家,仔细打听了最近发生的事儿,好生八卦了一番后,这才心满意足的带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