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85(6 / 8)
一道罪己诏,诏书中罗列了自己此次北征的过错,将西北军失利的原因全部归结于自己身上,一是贪功冒进命人追胡人、二是贪生怕死让朝廷难办。诏书是杨石头读的,百官们扑通扑通跪下,磕头不停,并把魏景帝往日的功劳都拉出来说说,安慰魏景帝不要在意这次北征之事。
下过罪己诏之后,魏景帝开始下别的旨意。
第一,先御前总管王**,怂恿帝王亲征,并于北征途中多次诱惑帝王追赶胡人,深入胡人腹地,罪当诛。
第二,先承恩侯府刘家,不思君恩,蓄意谋反,诛连九族。皇后刘氏,发往皇陵圈禁终身,平王降为振国将军,终身不得参政。
第三,先定远侯以身殉国,追封定远公。先御林军统帅北征中阵亡,命礼部拟定封号,厚葬,原吏部侍郎杨**接任礼部尚书。
第四,撤销锦衣卫,将锦衣卫和御林军合二为一,原锦衣卫指挥使卫景明任御林军新统帅。
因着魏景帝先下了罪己诏,百官们内心都从之前的略有不满变成了同情,甚至开始有些敬佩,从古至今,有几个帝王会下罪己诏啊,说明陛下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过错。真要仔细论起来,这事儿也不是陛下一个人的错,百官们多多少少也有些错。
一道罪己诏,魏景帝又拉回了百官们的心,臣子们不怕皇帝犯错,只要能及时改正,在臣子们心里,就还是好皇帝。
随后的几道旨意,顿时把百官们炸的有些懵圈。仔细一想,王总管死有余辜,刘家公然造反,也没法活,谢家和先御林军统帅的封赏,死后恩荣一般也没人去反对。至于撤销锦衣卫,百官们真是拍手称快啊。
天地良心,从锦衣卫成立的第一天开始,百官们就对这个衙门充满了仇视和痛恨。都说士与君王共治天下,锦衣卫的特立独行,很大程度上代表君王想完全凌驾在百官之上,甚至肆意践踏臣子的人格。特别是锦衣卫诏狱,帝王不经过审核直接命锦衣卫将官员下诏狱,这是让百官们觉得最受侮辱的地方。
将锦衣卫编入御林军,这是最好的办法,且让原锦衣卫指挥使任御林军统帅,也防止御林军欺辱锦衣卫,两厢都能安好。
这四条圣旨,并未引起朝臣们的反对。大家以为今天的事情算是完结了,谁知魏景帝当朝挥笔而就又写了两道圣旨。
第一,原齐王、晋王不孝君父,皆降为郡王。原五皇子无才无德,不堪郡王位,降为国公。
第二,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