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手腕好似微微发烫灼人,灼得她……(2 / 4)
称不上多么贵重的东西了,家里的那些一大缸一大缸的莲藕浆液也并没有被小偷带走,李月秋索性把在疙瘩村承包的三亩莲藕一次性收了回来准备全都做成手削藕粉。
藕粉只有供销社再卖,每个月都是限量供应,还要用副食本才能买,而藕粉又是补身子的好东西,所以很紧俏,藕粉中又以手削藕粉口感最好,销路是肯定不成问题的。
手削藕粉的工序比较复杂,费时又费力,擦成藕泥放到石磨中磨成浆液,当然也可以借机器来磨,那样的话就不用人工推磨了,只要靠电就行,但这会村上通电这事还早,灯泡这东西县城市里才用的普遍,乡下家家点灯不是用煤油灯就是蜡烛,蜡烛还是有家底的人家才用的。
石磨推的很费力,还是花了一块钱借了一头驴来帮忙,在石磨中磨成浆液之后把浆液拿到白布袋中过滤掉藕渣和杂质,经过沉淀后把表面一层澄清的水倒掉,如此再反复过滤好几次一直到藕粉呈白色为止,最后沥干粘结成块。
工序来说很复杂,而且都很费力,到所有的莲藕经过加工粘结成块花了快一个月的时间。
院子里重新摘种起的牵牛花从打苞盛开枯萎,绣球花也慢慢在打枝开放,见证了胖乎乎的莲藕成了白色的“石墩”。
成块之后就只剩下了最后一个步骤,就是用刀把藕粉切成块状。
这就是一个考验技术的活计了,手不细的还真做不了,只会把藕粉削坏了,家里轮番上阵,削的时候削的小心翼翼,还用别的东西练了手,能帮忙的都来帮忙了,颇有种齐心协力办事的感觉。
陈立根的左手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日复一日以一个极快的速度恢复着,已经能抬起一些轻巧的东西,要不怎么说他身板好,恢复就好,而曾经会残了的右手也慢慢有了知觉,左手可以捏起菜刀,帮忙削上一些藕粉,不说是他,连一时半会还不回运输队的赵永平都被拉来帮忙了,每天和藕块斗智斗勇,弄得毛毛躁躁,这要是随便砍成几大坨,他肯定会,但要削的薄薄的,而且还要均匀,真是太难了,干这个活,他宁愿去扛货地扛货。
刀削手工藕粉麻烦的就是刀削这一个步骤,把沥干的藕粉切成小片的薄片,切的还要很均匀,这样藕粉的脱水速度就会一致,不至于有的晾干的快,有的晾干的慢。
全部处理完之后远远的看像是一排排雪白的小沟,跟晒稻谷似的晒了一院子,藕粉清香四溢,等着晒干之后就可以食用保存了。
赵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