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6 / 9)
地好吃,功夫全在一锅汤里。
他们现在用的这锅汤,是按照宁欣的方法,丁芹花了几天功夫吊出来的。
汤里的主料是猪大骨,可同时里面还放入了两只大肥鸡。
当然,为了让滋味更加可口,宁欣还难得的舍出本钱,在汤里加入了一滴稀释过的灵泉水。
那味道,真的是谁闻到都忍不住的咽口水。
用王姨的话说就是:“还没走到咱巷子口,都能闻到从你们家传出来的香味儿。你们一做饭,我们就都不用做了。只让家里的小崽子们捧着碗蹲你们门口,就着香味都能吃下一大碗饭!”
……
用这样的汤底煮出来的面,味道还能差吗?
可即便是这样,宁欣给它们的价格也并没有定得太高。
而是和现在市面上大碗的肉丝面一个价格,全都是一碗四毛钱,三两粮票。
没有粮票的话,多加五分钱。
听到她这个价格的时候,开始的时候家里人没有同意的,大家为此还起过争执。
毕竟他们家的伊面用料实在是太实在了。
走遍大江南北,哪里有用纯鸡蛋和面的?而且做好的面条还得再下油锅炸!
光这两样,和那只放一点点肉丝的面条相比就不知道多费多少功夫。
可宁欣并不这么想。
首先,她想要做出个口碑出来。
这三鲜伊面是宁父创建出来的,可很明显,在他在世的时候并没有打响名号。
不然冷慧也不可能拿着菜谱也没有注意到。
而且她来到这个时代这么久了,不说外人,连宁奕都没有听说过这个面。
想也明白,要么是宁父还没有来得及实验成功,饭馆就被合营了,要么这面是他后来琢磨出来,还没有来得及开餐馆,然后人就出事了。
不管是哪种原因,对于宁父来说,都是一个遗憾。
如今,宁欣既然做了人家的女儿,还接手了人家的家产和菜谱,就有义务也必须把宁父的招牌重新立起来,把老人家未尽的心愿达成!
和这个相比,赚钱多少不重要。
薄利多销,为宁家重新打响名号才是最根本。
另外,宁欣即便再不愿意挑战,可冷慧的做法确实恶心着她了。
她就是想让那个女人吃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