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1 / 5)
八一研究所的成员, 在不断招新、培养,其中一半的人,最终被输送到率属于八一旗下的不同工厂去。
为了拉动其他一些省的经济, 上面很重视八一这种产品多的集合式工厂, 像是发动机厂、模具厂、玩具厂、玻璃厂、汽车厂、以及后来又组建起来的材料厂、油漆厂, 都要到别的省开分厂。
爸爸肖毅所在的收音机厂,更是为了满足大量的国际订单, 在方便运输的沿海城市,开了十家分厂。原本收音机厂只在徐市, 名字就叫徐市收音机厂,但要去外省开分厂, 领导们商议之后,同样为收音机厂冠上了更容易识别的“八一”品牌。
而且,基于原来收音机厂的基础上,肖毅还领头做了MP3、MP4、MP5、彩色电视机、移动电话、台式电脑、移动电脑,这些产品是由不同工厂组装生产。这一系列产品的核心技术,都有属于华国自己的专利, 比较保密的零部件, 是在军事化管理的工厂内生产的。
刚开始肖毅还是在收音机原厂做总工程师,带徒弟以及其他技术员们搞研发。后来国家给厂子全部冠名八一, 这些原属于收音机厂的开发型技术人才,干脆就被调到八一研究所去,跟肖倩倩他们一样,在更优渥的环境里, 专心做研究了。
这么一来, 其实两边算是合并了, 抛弃了“徐市”这个不便记忆的名字, 以后都是“华国八一集团”,集团最上头有三个国家级别的领导人监管,然后又有原本工厂的实干派管理层,组成一个至少二十人的管委会,管委会成员可以延迟到六十五岁之后才退休,同时有其他实职。
下属的所有工厂,厂长的干部级别,基本等同于或高于县长。
当然了,只管搞技术的肖家人,并不怎么关心这些。爸爸肖毅带着四个徒弟,还有一批原属于收音机厂的技术员,融入了八一研究所。
肖倩倩、萧鑫、肖毅,出自一家的三个人,是研究所的绝对高层,也是干部级别,比一般厂长的地位更高,他们每年光是基础工资,就有一万,另外每年还会拿到很多项目奖金。除了有钱,他们在全国体系里面还很有名,去哪出差都会获得极好的招待。
至于八一研究所本身,已经不限于是个研究高新技术、新产品的基地,同时也是人才培养基地,不断地为新、老工厂培养人才。
更适合做研究的人,才会被安排真正属于研究所的职位,每个人都要从做文件材料、画图这些基础工作开始,然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