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第129章【马上就写】(1 / 5)
江东打得这快, 对许多人来说都是始料未及的。
曹『操』这些天陆续接手整个江东,却没急着回许都去。
一来是入冬了,天气冷, 路好走。
二来是江东还未必安稳, 得先等郭嘉等人依照荆州的先例安排江东百姓渡江到北地集中屯田。且让他先几种开几年民屯, 再正式再北地安家落户!
至于兵马调度、守将任免, 那就需要悉心安排了。
如今南北皆定,除却割据辽东的公孙康、仓皇南逃的刘备之外,天基算是统一了。
三来嘛, 许都那边还有很多人按兵未动, 须得让他全部跳出来再一网打尽。
既为汉室忠臣,就该殉了汉室, 求仁得仁, 何必恋栈。他曹孟德,乐于送他一世清名, 让他终生为汉臣食汉禄!
曹『操』心里有了打算, 舒舒服服地留在江东每日饮酒作乐,兴致颇高,甚至还顺势纳了几个美人。
一干随军东的文人也各显能, 纷纷写诗对曹『操』歌功颂德,比如王粲就写了篇《从军行》,表示“打仗这虽然苦,但也要看跟着谁去打, 跟着英明神武的丞相打仗简直要爽”(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所从神且武,焉得久劳师)。
江东这边的情况传到许都,少人都咬牙切齿, 只觉王粲这些家伙真要脸。
曹『操』按兵动,他反而越发心慌,孔融已经狱,许都人心惶惶,敢出头的人少。短短一年之内,曹『操』平定了整个南方,这大的功绩朝廷该怎赏?
赏无赏!
天子刘协眼睁睁看着身边能说话的人越来越少,心中难受已,拉着御史大夫郗虑之手说道:“依卿之见,朕当如何自处?”
郗虑早就与曹『操』眉来眼去,闻言自是劝道:“陛效仿尧舜二帝,留千古贤名。”
尧舜时代是文人心目中的理想,什好的品质都会往里塞。
比如苏轼参加科举就曾经捏造尧舜时代的典故,欧阳修这考官都看出问题。来欧阳修亲自问起苏轼那典故是出自什书,苏轼说“我认为这的出现在尧舜时代很正常吧”!
尧舜最常被称道的一件就是“禅位”,尧舜都有自己的儿子,却选择禅位给了外人,一直被少文人拎出来夸。
过也有许多文人对此持怀疑态度,比如韩非就直接说了这一段话:“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