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第175章【面馆开业】(1 / 5)
西汉初年汉高祖一向推崇重农抑商的政策, 对商贾的管制十分严苛,规他一旦从商就等于入了“市籍”,以终身都打上商贾烙印。
商贾就算钱财再多, 衣服能有锦缎刺绣, 只能穿那些廉价的衣料;他出门也允许乘坐马车, 只能坐驴车牛车。
了东汉, 光武帝刘秀曾遭疑忌,兄长被杀、兵权被夺,成了光杆司令被撵去北地, 手底下的连饭都吃上, 还得装使者去驿站骗吃骗喝,结果愣是顺利获得了当地的支持东山再起!
可以说当时的刘秀正是世族、豪强、地主支撑起来的。
于是了东汉时期富户豪强的待遇大大提升。
这些成为大富商、大地主之, 甚至能通过正经渠道买卖官爵, 从商贾庶民跃升为官商之,进一步提升地位、聚拢财富!
终身市籍与衣着禁令这些条例基本已是记载。
只过对于商贾, 管是读书还是普通百姓, 心里免都带着几分轻贱与痛恨。
毕竟商贾既需要寒窗苦读,也需要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耕作,只需要跑跑腿、动动嘴皮子就能轻松赚少钱财!
至于了官商勾连、豪强横行的层次, 那就更用说了,他贪婪无度地占据大片土地,『逼』得普通百姓吃上饭、破亡。
曹冲对于普通商贾倒没太大的厌恶。
除却那些靠土地兼并、垄断买卖发财的之外,大部分商贾经商过程仅要承担赔本风险, 还要勤动脑筋协调生产、运输、销售各个环节,并没有众想象轻松。
若没有商贾活跃于各地,全国所有行业的生产、运输、销售全部朝廷统一调度安排,效率可能会极其低下, 是滋生腐败就是滋生惰政。
所以朝廷的做法一直是把控好主要行业,允许其他行业进行自贸易。
现在口还处于恢复期,朝廷主要还是得抓农事为主,商业并没有兴旺起来的苗头。
曹『操』是屯田攒的底,朝廷如今对屯田工作也很注意,但凡是百姓足的地方便派将士去搞军屯,坚决浪费任何土地。
再过个五年,地里的产出越来越多,百姓手头的余粮越来越足,商业活动就该活跃起来了。
接着再过个十年八年,新一茬的小孩也都长大成,那时地可能又开始够分,得解决就业率的问题。
曹冲准备提把商业活动规范规范,争取让小企业早日百花齐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