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第268章朱家父子穿明末2(1 / 6)
冯忠眼见皇爷吊失败后就跟换了个人似的, 脚下就跟踩了风一走的飞快,那叫一个虎虎生风,跟前煤山时候步履踉跄、精神萎靡的模截然不同, 一时间既是感慨,又是安。
常言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以他见,大明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呢!
退一万步讲,就算真到了山穷水尽时,他和几位忠耿臣必然也是要死在皇爷前边, 为国尽忠的!
几位朝臣跟随皇帝来此, 原是决议自尽殉国的,山下另有十数个禁军侍从, 现下他们既见皇帝自尽不成后另有计较, 如何不听——死且不怕, 生又有何惧?
朱元璋当年驱除元人,开创大明, 其时何等的意气风发, 现下再见自己亲手创建的国零落至此,又岂能不为感伤!
他也曾在地下见证过明朝亡国,知晓崇祯自尽后,无论是这内侍, 是随的几位大臣,都随而去,饶是并非拘泥情长、婆婆妈妈人,此时再见,也不禁潸然泪下, 敛衣礼。
“有诸君相随不弃,是大明幸,朕替大明,也替诸位先祖,谢过列位了!”
几人随落泪,忙礼道:“臣等岂敢如此托大。”
朱元璋简单说了几句,便不在啰嗦,下山往宫中去,令冯忠往寿宁宫去寻长平公主,自己则带人往乾清宫去收拾细软,稍晚时候放把火直接跑路。
冯忠跟随他多年,也几乎是看长平公主长大的,闻声神『色』微顿,面有戚『色』:“皇爷,长平公主与昭仁公主……”
朱元璋叹道:“朕没忍,剑锋偏了一寸,去吧,帮包扎一下,再背来。”
那是个苦命的孩子,若是人没了也就罢了,现下明知道活,又怎么能把留在这里呢。
有皇太子他们,崇祯皇帝糊涂,觉得把他们送去过国丈避难,可顶朱子孙,尤其是皇太子名头的皇子,起义军入城后,岂有不索理!
若是便宜,到底得一起带走才!
朱元璋头脑中转的飞快,动作却不迟疑,交待几位同的文臣暂且归南去,以待来日天子征召,却留下两名武陪伴左右,又往乾清宫去取了两替换衣服,取细软带,整装准备出发。
冯忠往寿宁宫去寻长平公主,甫一入内,便见殿内陈设东倒西歪,满地狼藉,厚重帘幕溅了血,不知打哪传来一阵幽微哭声,当真是王朝颠覆倾颓像,不胜凄凉。
冯忠下一酸,却循地血迹去寻长平公主,越到内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