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第269章朱家父子穿明末3(3 / 4)
坚持不吭声,这样贴懂事,难免让他顾念怜惜。
再有半日便能抵达南京,朱棣见定王脸『色』实在难看,又不愿让南京六部觉得自真就是灰头土脸逃命去,便下令原地休整,各自整顿衣冠,歇息之后,再行南下,自则开始思忖进入南京之后如何行事,又如何尽快南京力量拧成一股绳,用到一处去。
国事如此,万万不能再继续内耗。
也是万幸,自此时占据着大义名分,又夺三分先机,倒也并非真举步维艰。
朱棣正想出神,却听李世民笑道:“怎样,这把牌可不好。”
朱棣头一次听见,微吃一惊,眉『毛』随之一抖,再见左右无人,方才道:“不好也,安有他法?”
有。
皇帝们心道:效仿你爹去投奔起义军啊!
只是他那套路,你未必能玩得转。
皇帝们暗暗吐槽,心里边却存看好戏心思,故意瞒着这事儿没讲——日朱家父子对阵疆场,朱老四大骂对方朱重八,然后发现那是自双重意义上亲爹,那画面想想就让人期待!
高祖有心说句什么,忽然间半空中又飘落一张白绢,忙伸手抓住,心下奇道:“因去是两人,所给两张白绢?”
他可没忘记老朱那儿还有一张呢!
朱棣在空间外边听皇帝们七嘴八舌说“白绢出”,便有些按捺不住:“写得什么?”
高祖瞟一眼,照旧“噫”一声,清清嗓子,一句句念给他听:“十五岁之,汪『吟』青有着令所有人羡煞一切。父亲官居尚书,母亲亦是大家之女,兄长年方及冠,便金榜题名,自品貌冠绝应天府,然而一场惊变,摧毁这一切……”
刘彻凑头向,念下去:“父亲遭人构陷私通反贼,兄长失陷在北京生死不,汪家男眷尽数下狱,母亲在忧惧之下辞世,昔日名门绝丽之女,成无数双眼睛觊觎肥肉。”
李世民接棒继续道:“汪『吟』青遍寻亲友,却无人胆敢伸手,她满心绝望,跪在应天府门喊冤,却在这里遇见风光霁月、君子如玉刑部尚书苏倘。看着跪在应天府门、狼狈不堪她,他弯下腰去,伏在她耳边低声说,求我啊。”
嬴政眉头紧皱:“苏倘答应汪家伸冤,作交换,她做他,嗯——外室?”
嬴政满头问号:“?????”
风光霁月,君子如玉?
是朕书念得不好吗,这俩词是这么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