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第271章朱家父子穿明末5(1 / 10)
反军即将攻入北京的消息南京早已听闻, 再得知皇太子离京之前皇帝便勒令后妃自尽殉国,自己也在乾清宫内自焚,当下再无迟疑, 旋即拥立皇太子于南京继位,践祚登基。
朱家的天下,自该是让朱家的儿郎主宰,若皇太子与定王此时堵在了周国丈家,南京六部便该商议着迎立哪位藩王继位了,但现下皇太子在这儿,嫡出的定王也在这儿, 那其余八竿子才能打一打的藩王赶紧有多远滚多远, 别踏马搁跟前儿碍!
胡洋、苏倘、符旷人定了罪,汪『吟』青的父亲得以洗清冤屈出狱, 加上他后剩下的名尚书都是主张北上迎皇太子的, 战略主张与朱棣趋于一致, 现下没了内敌、剩下的拧成一股绳,再行时, 自然半功倍。
借着汪建一案与位尚书倒台的东风, 朱棣初入南京虽然仅仅一,百姓听闻他名号却是如雷贯耳,开口便称“就是那位断案如神的青天大老爷!”,有人赶紧反驳:“什青天大老爷, 先帝已经去了,该叫皇爷了——皇爷英,万岁万岁万万岁!”
胡洋、苏倘、符旷人的罪名已经定下来了,首恶人剥皮萱草,满门抄斩, 旁系一律送去服役,为即将到来的战『乱』增添几分微薄助益。
朱棣刚福王处敲了近百万两银子,转头又抄了大户,腰包立即就充盈起来了,而他率军打仗多年,深知钱这玩意儿单纯放着是不能生钱的,立即便海量的撒了出去,张贴布告征军。
南京固然有常备军队在,然而派系林立,他一时之难以接手,其余各处地方部队也不在少数,只是这都是王朝末年了,朱棣不会天真的觉得自己一举起大旗各地立即响应听。
福王这样的宗室都心怀鬼胎、图谋不轨,何况是别姓之人?
在他要的也不是各地军队将领如臂指,只消他们顺南京朝廷,听天子诏令,哪怕阳奉阴违也没系——给他一点时,只要“阳奉”就足够了。
朝廷近年来税赋征收不畅,军饷发放不及时,南京虽是应天府,情况稍一些,但军备上也难免隐隐有废弛之态。
朱棣背靠刚鼓起来的钱包,下达征兵令的同时,也确了军饷的发用制度——有违必斩,贪污必斩,冒功必斩!
经历了小冰河期的末世王朝,活不下去的人太多了,有心趁『乱』博出身、封妻荫子的也太多了,这道条令公布出去,军者如过江之鲫。
朱棣亲自制定了选拔标准,又令心腹和南京官员一并主持兵饷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