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第111章来县码头出事,庶……(3 / 8)
后仰惊诧:“哦?竟有此事?”
这先生死死盯着管四儿仔细看,这一次真是一个细节没有放过,最后终于点头确定道:“是的,真就是这样的,犬子今年三十有二,大,小大人的长相与他十七八岁那会儿,就是一模一样的。”
管四儿却不相信这个说法,只能笑笑说:“啊,这样啊,那倒是巧了。”
这先生说宁江的,恩,宁江啊,这个地方他可是知道呢。
宁江那地方有两大书院,一曰鹤召,一曰凤梧。且这两个书院的两大山长,除却那姓赵的是他的仇家,另外一个他也是听过其盛名的,皇爷说过,先生提过,朝中老大人们偶尔也议论,还有不少朝臣出身凤梧书院,算作这位的学生。
宫之仪,字瑞安,号凤池居士,当世大儒也。
只是,自己如何竟与这位的二子生的一模一样了?这是搞笑呢吧?
心里腹诽,对待当世有名的大儒,不该失礼的地方,管四儿自然不会失礼。
瑞安先生看管四儿显然不信,他憨直便提高声音说:“小大人若不信,转日我亲画我那二子画像,你一看便知!”
大人便大人,你还小大人?
管四儿无奈,却得客客气气的请人坐下道:“先生请坐,晚辈自然是信的,且,先生的名字晚辈也早就知道,却是荐书飞入九重城,宁江魁首第一人的凤池居士当面,来,您请上座。”
这句诗说的却是前朝的事情了,宫瑞安年少成名,按照举荐官的规矩,他十三岁开始,便有当地的主官,士绅,乡党等多次写荐书于御前,推荐宫凤池入朝为官,并且当时的皇帝也多次下诏书,请他入朝为官。
只是这个宫瑞安,他却不是个官『迷』,他的脾『性』用皇爷的话来说,人家是读书人里难得率真质朴,知道自身轻重之人,书生不狂妄就很得帝王欢喜。
宫瑞安明白自己不适合做官,却适合教书育人,就利落转身始终没有入朝。
他二十岁那年便做了凤梧书院先生,三十年教书育人,如今也是桃李满天下的名儒呢。
看到管四儿顶着这样一张面孔夸奖自己,宫瑞安心里就觉着颇为古怪,莫名他就觉着心口那个地方,又酸又疼。
他二十二年前莫名得了心疾,这两年却是没有犯了?
宫瑞安捂着心口,觉着这次犯病犯的奇怪,也难受,怎么听到这小大人佩服自己,还有些莫名欢喜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