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谁家见月能闲坐(10 / 11)
汤圆也有好处,吃的多,不会那么快给腻味了胃口。
一碗汤圆吃进肚,浑身发热。
这下子正月十五的夜风可就不冷了,可以去慢慢悠悠的看花灯了。
王向红让组长和副组长们点人,排队离开去青年大街。
他们一走,后街冷清许多,这让多数摊主松了口气,赶紧吆喝着招呼客人。
还有人记住了黄有功刚才的那句文绉绉的诗,喊道:“桂花香馅夹猪油,观灯回来吃汤圆,都来吃汤圆喽!”
一路走去,满县灯火辉煌。
不光是几个灯花会场挂了花灯,老百姓住宿的平房或者楼房和各单位门口也有花灯悬挂。
有些人家没有挂灯,但会在门前挂个红灯笼应景。
当然,这些红灯笼都是用红纸湖的。
进城以后街道上都是小孩在跑。
小孩手里也有灯,是用面团做成的灯,用面团捏出灯座,里头有一点菜油,菜油里放上灯心子也是可以点燃的。
但还得是条件好点的家里才会给孩子的面团灯座里放菜油,条件差点的会放一个蜡烛头。
这面团花灯最后不会扔掉,玩一晚上带回去,明天让爷爷奶奶给蒸上吃,所以放菜油的灯座更珍贵。
孩子们捧着花灯满街转,这叫走百病,说是可以驱病除灾,把一年晦气给烧掉给送走。
于是县城夜景越发灿烂,只见在这明月高悬的元宵夜,满大街上是万家灯火、灿如星河。
孩童捧灯游玩,各式花灯琳琅满目,争奇斗艳。
其中最受瞩目的还是社员们手里的小红旗灯。
孩子们挥舞的起劲,小红灯条流光溢彩,引得城里孩子好奇上来看,还有人想用手里的面团灯来换。
但天涯岛的孩子自己还没有炫够呢,哪能把这灯给换走?
等到青年大街,他们手里的小红旗灯就不够炫目了——这条大街已经成了灯海!
街道两侧架起台子,其中还有花灯台,文宣队在闪亮的灯台上唱歌跳舞吟戏曲,引得好些人驻足围观、翘首以待。
徐横赶紧挤进人群里,说:“让一让、让一让,我媳妇在上面。”
戏台上的主角永远是霍晓燕,那身段那嗓音,看的多少青年和大老爷们失魂落魄。
很多家室不错的青年都在打听她的身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