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未来会更好(5 / 12)
         
        
            
            意简言赅的说道:“那个啥,看起来这边的毛蚶数量不大行。”
    旁边蹲着抽烟的王真凯说道:“那个从十几年前开始,咱们外岛的机帆船就得到了发展,毛蚶被捕捞的很厉害。”
    “浅滩里的毛蚶估计都被捞光了,以前就听说现在渔民打捞毛蚶的范围已经扩展到了十来米的水深地,看来真是这样。”
    又有人说道:“也可能是咱们锄大篙找的地方不对。”
    王忆问道:“那怎么办?是继续试试,还是换地方看看?”
    王祥海继续皱眉思索了一阵,最终说道:“大篙太短了,能接触的水深不太够,这样,往更深的地方走一走,去两三米以上的水深去看看情况。”
    有人吹响了哨子,四方散开的舢板便摇橹回到船边来。
    大篙总共不到两米长,如果要进两三米水深处,它自然就没用了。
    这时候得换工具,卸下大篙的耙子网兜,用绳索来牵引。
    两根绳子带动耙子网兜沉浸水底,拖拉着来查看收获情况。
    这下子可就费劲了。
    从工具的使用方式上就能看出,要使用这工具需要技巧。
    青年们让开,老将们出阵。
    劳力们迅速的更迭,没人对于轮到头上的工作提出怨言。
    这是王家人的一个特点,吃苦耐劳有大局观也有奉献精神。
    这也是王向红能领着他们保留住大集体生产制的原因之一。
    很多队集体干不下去就是因为大锅饭不好吃。
    干多干少一样吃饭,很多人心里不平衡,就没了干劲。
    实际上在海上讨饭吃不能算计的太清楚,年轻人的力气值钱,老渔民的经验也很有价值。
    王忆看着社员们忙碌的场面问道:“现在毛蚶是什么价钱?”
    王祥海抽了口烟说道:“价钱还行,怎么着也得一毛一毛五的一斤。”
    王忆说道:“这价钱还行呀?哪怕一天忙活出十吨也没多少钱。”
    王祥海愣了愣,说道:“王老师,十吨毛蚶的话至少得两千块啊,这还没有多少钱?这是很多钱了!”
    一斤毛蚶起价一毛钱,一吨是两百元。
    王忆反问道:“可咱一天能捞十吨毛蚶吗?”
    王祥海立马摇头。
    老渔民王志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