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2 / 9)
道是吃人嘴短拿人手短。
厉王府都已经无条件铺设京都的水泥路了,大皇子等人若再想在这水泥之上做文章,是不是就有点贪得无厌了?
不得不说,顾砚书的这番顾虑并不多余。
不仅不多余,甚至还恰好将大皇子的心思猜了个正着。
因为在招标会的第二日,大皇子一脉便就水泥的问题,向皇上递了好几道奏折。
其中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
水泥一物既然如此厉害,又能建设堤坝,还能用来修路,那么水泥的配方掌握在厉王府手中是否有所不妥?
依照他们的意思,若是厉王府真的是为了天齐着想,便应当将这水泥的配方交予朝廷。
大皇子一脉此话一出,便有不少人看的清明:
这分明便是仗着厉王殿下此刻不在京中!
若是此刻的厉王殿下在,这些人是断然不敢说出如此无耻之言的!
厉王府一脉自然也是被大皇子等人的这一番言论气得不行。
心中气归气,他们却一点办法也没有。
支持厉王的,大多是曾经与三皇子一起,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武将。
让这些人提枪杀敌还行,但让他们与大皇子麾下那些文官打嘴皮子仗,那就着实是有些难为人了。
而大皇子明显也是看中了这一点,才会在秦戮不在的时候,跳出来搞这些幺蛾子。
只是大皇子千算万全,却算漏了一点:
那便是温家。
温家诗书传家可谓是家学渊源。
论起笔杆子嘴皮子,可一点也不比大皇子手底下的那些人差。
顾砚书前脚才刚刚将温家拉拢过来,同时还给予了温家不少帮助。
不说温清霄之事,就说温清衍。
因为顾砚书的提点进入了户部不说,近来还因为水泥路之事颇受皇上赏识。
温家几父子正愁没机会可以报答顾砚书呢!
大皇子现在这举动,可不就是给温家几父子送菜来了吗?
什么叫做如此于国有利之物掌握在厉王府手中有所不妥?
厉王殿下为天齐立下赫赫战功的时候,你怎么不来说这种话?
厉王妃殿下将活字印刷无私奉献给朝廷、奉献给百姓的时候,你怎么不出来说这种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