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3 / 4)
沈识檐看着对面的人平静地说着这些话,再一次肯定了自己曾经的认知——孟新堂是包容的。又或者说,即便别人的想法再怎么与他自己不同,他都能理解,也不会自大地将自己的想法归结于对的一面,更不会妄图去以自己的想法改变他人。这便是平和。他不知道这种平和是与生俱来还是后天养成,但总归是难能可贵的。
而后来,他们在漫长的岁月里共同经历了更多的事情,到了霜染鬓角的年纪,沈识檐对爱人的这一认识也变得更加清晰,更加深刻。只要不是大奸大恶,他就对一切的生活态度和方式抱以尊重的态度,不予置评,不妄加议论,但也不会被影响分毫。他看似活得平和散漫,实则是独立又坚定。
“孟新堂,”沈识檐忽然叫了一声,旋而一笑,“你真的一点都不像个搞武器的。”
孟新堂笑了:“搞武器的该是什么样子?”
沈识檐沉思一会儿,说了几个词。
“热血,爱国,好斗。这是我之前的想法。”
“我很爱国,但爱国不是盲目。”孟新堂笑着举起一只手,“热血……也还是有的吧。至于好斗,相信我,任何一个搞武器的人都非常不希望看到战争,因为他们要比别人更清楚战争的后果。”
一切的战争,都会有胜利,会有侵吞,会有一方的壮大,战争的结果未可知,但后果永远一致——残垣断壁,四方哀魂。
“那为什么要研制武器?”这是沈识檐一直以来都想问的问题。他有些想不明白,这样平和的一个人,怎么会义无反顾地走上这样特殊的科研道路。
孟新堂垂眸,转了转手中的酒杯。
“1999年,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遭炸,你记得吗?”
沈识檐稍作回忆,点了点头。美方说是误炸。
“那次事件发生以后,我有很长时间都没有见到我的父母。对于武器研制来说,这是一个很关键的事件,因为它是屈辱,也是警醒。我是一个绝对的反战主义者,但后来逐渐明白,在野心与欲望的世界里,有牵制,才有和平。”
谈话到这里告一段落,沈识檐却还在回味。不知是不是因为刚喝的红酒又有些上头,沈识檐脑海中的文字变得越来越少,渐渐地,孟新堂刚刚说的那些话都寻不见了踪影,轻飘飘地,就只剩下了三个字,赚到了。
孟新堂已经将餐桌收拾完,要洗的碗盘也都已经洗干净。他回到前厅,俯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