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7 / 10)
脸上抹唔……”
渝哥儿嘟嘟着小嘴儿,直接用小巴掌捂着谢宁开合的嘴巴。
谢宁嘟着嘴亲他的小手心,他痒痒了在谢宁怀里扭来扭去,小手扑腾扑腾的。
林锦坐在一旁给糯米饼翻了一面,笑着看他们父子玩耍。
他们三人在暖和的屋里,父子爷孙一室温情。
……
外面酒楼里,也终于分出了头筹。为了公平起见,都是书生们自己投出来的甲等第一,所以周寂年很是轻松。
奖励的银子被装在一个小木箱里,周寂年端着亲自交给头筹,这头筹者据说是建州府上一届乡试解元。
有些人真是天生的读书人,本就聪明还刻苦,前途无量啊。
现场掌声响起,满是祝贺。偏就是有那些自命不凡,却胸无点墨的人要扫兴。
这人正是下午问小二话的李忠贤,他面前一枝桃花也无。
就连先前和他一桌极为聊得来的也没有送桃花给他。
他不服气,他认为这不公平,于是他借着酒胆想大声制造舆论,“罢!这里没有诗仙,也无诗圣,全看一帮读过两年书的秀才喜好,可悲可叹,无理无聊啊,唉……”
说这话不是闹事吗?一帮‘读过两年书的秀才’们齐齐静音,本在鼓掌的手硬生生顿在空中,尴尬地看向李忠贤。
周寂年靠回椅背,一手放在腿上,一手搭在桌子上,坐姿随意,神态高傲。手指点了几下,看向李忠贤问:“阁下如今科举如何了?”
“庆元三十五年,建州府乡试甲等第十,李忠贤。”口气很是自豪。
是个举人?难怪如此狂妄,民间有‘穷酸秀才’一说,却没人敢称举人为‘穷酸举人’。
因为举人都不穷,举人都有做官的资格,即使现在没有,但是也说不定何时就被举荐上去,或者朝廷自发下谕书公文。
所以一般县令都很礼遇举人,因为很有可能不久的将来,两人会是同僚。这也就导致了一部分举人莫名自信,认为自己可以和县令平起平坐。
周寂年点了点头,“确实有资本来点评一二。”
李忠贤眨了眨眼,没想到县令会肯定他,不知不觉挺直了腰背,嘴角扯了一抹自豪的笑容。
“一个人说好,那不一定真的好,若百人权衡之下,说它好,那么它必定优大于瑕。”周寂年靠着椅背,轻描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