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3 / 8)
青川不爱出门,修庄园的事,他就出了个图纸,其他事基本是交给了孙姑姑。他本人呢,就在家里跟着两个老师学习。一对一教学,一个教导四书五经,一个教导琴棋书画,都是举人,学费也是相当可观。
一开始还觉得手里两千多两不少,如今看着其实不多。
减去预留的修房子和买地的钱,青川如今剩下的都是不能动的一些东西,有些宫里过来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还有一路采买的生活必需品。他来了这里之后,还花银子把一个印书局盘下来,连铺子带印刷的老师傅。
“咱们账上的钱还够吗?”青川问孙姑姑。
“少爷可是担心了?”孙姑姑把账本拿过来给他看,有五百两是留着买地的,剩下的流动资产在两百多两。
“寻常人开支最大的除了医药就是走人情,但咱们府里情况特殊,您还未行冠礼,府里也没有理家的女主人。至少这几年,其他人不会贸然上门,也就免去了这些人情支出。便是村里有,也不会花费过重。”孙姑姑和他分析。
“这些钱可够修房子?”青川不担心日常开支,大头在修房子那边。
孙姑姑把另一本册子拿过来,“修房子要用的材料都买齐了,您瞧,这些是备好的杉木、樟木和松木,这是和砖窑预定的青砖和瓦片。还有泥灰儿、糯米粉、花籽粉……就是木匠师傅和泥水师傅(专业修建房子的手艺人)的工钱还没算,但也用不了多少。”
孙姑姑果然是个精明强干的管理者,事情交给她,都给料理得妥妥当当,青川只需要一个月看一次账本就够了。
本地没有连在一起的大片田地,青川就先零零散散买了一些,然后和他选中的那块地的主人交换,可以贴补一些银钱。这样,慢慢的,不断地交换,贴补一些,他就在庄子附近买到了连在一块儿的三十多亩地,还有其他地方并不相连的四十多亩。
到这里,钱其实已经花得差不多了。但是年底的时候,衙门里送来了他的俸禄和米。两百多两银子,和两百多斛稻米,人家没有给陈年米,都是今年新收的。
于是青川又有钱了。
县城离村子远,青川没有时常去村子,倒是接了老父母在城里住了几日。不过老两口惦记家里田地和牲畜,住了几日就走了。要说距离感,是有的,但比青川一开始预想的情况好很多。
既没有因为敬畏而疏远,也没有因为亲近而胁迫。
当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