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3 / 5)
用多仔细,殿上之人一听就明白。
长安县令用几十板子换了生豆芽之策,并未立刻上交朝廷,而是生了为崔家牟利之心,本以为算无遗策,却没想到,太子竟然与原主相熟,还有书信往来。
“崔之桐,你可知罪?”李世民阴沉着脸道,居然敢欺君。
“臣知罪。”
一切挣扎都是惘然,崔之桐不得不认罪。
崔之桐被带了下去,听候处罚。
大殿上又恢复了安静。
原本准备进谏太子失仪的谏官也熄火了,太子可是在千钧一发弥补了这救民之策的瑕疵,他们还敢说什么?
“陛下,太子有明辩之功,当赏。”这时,国舅长孙无忌出列道。
他是李承乾的舅舅,当然为太子着想,太子现在的地位虽然稳固,但功多不压身。
为了不厚此薄彼,长孙无忌又道,“陛下,虽说徐家用生豆芽之策免去了几十板子的刑法,但相对于徐家献出的救民之策的功劳,赏罚明显不公平,希望陛下进行嘉奖。”
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
李世民点点头,有了解决饥荒的办法,他心里也轻松了很多,说道,“当赏。”
说完又看向李承乾,“对了,是哪个徐家?”
李承乾说道,“大儒徐文远所在的徐家。”
徐文远……
不少大臣偷偷看向李世民的脸色。
当今圣上可是被徐文远写文怼过,徐文远离开长安的原因不正是因为不受圣上待见。
李世民一笑,他还没小气到记恨一位弘学大儒这么久。
后世说李世民是一位开明的皇帝,其实一点不假,无论他以前做过什么,但他为了大唐真的是尽心竭力,励志竭精了,哪怕天天被魏征怼,他也乐呵呵的。
这是一个开明的时代。
李世民说道,“没想到这么短时间又听到关于弘儒徐文远的消息了,不知道大家是否知晓,他那孙女在冬季诗会上一举夺魁,压过了在场所有仕子,他教出了一个了不得的才女啊。”
众人面面相觑,看来圣上是真的放下与徐文远的恩怨了。
下首,不少曾经跟随李二参加过玄武门之变的官员露出笑容,他们曾经的选择一点没错啊,这样的圣上才称得上圣明。
李二的人格魅力是无需质疑的,不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