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8 / 13)
实在是太高,根本做不到像徐家村其他货物那样远距离运输,只得让这些医官们去当地自己想办法培养。
这其中的困难,比想象中要复杂一些,但只要医官们循规蹈矩,一步一步按教授的来,还是能成功的,在大唐,牛就是生产力,在哪里都缺不了牛的。
李世民接到徐长生的信后,第一时间就开始了安排。
安排什么?当然是宣传了,接种牛痘,一辈子就不会感染天花,不用再提心掉胆,这是徐家子的学院和孙老神仙,太医正等联合研究出来的方法。
看上去似乎合情合理,而且还是免费的,应该没有人会拒绝,但别忘了,接种牛痘的地方,皮肤是会出现一小点溃烂的,这似乎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对大唐人来说,这就才是最无法接受的,他们估计宁愿喝最苦的药,也不愿意身体被破坏。
百善孝为先,损坏身体是最不孝的表现。
这听上去十分方缪?但在那个时代,这就是最主流的意识。
李世民的宣传,也不只是在长安进行,大唐十道其他地方也在进行。
因为长安离得近,是首都,所以才是最早宣传的地方。
就这么宣传了几天后,徐长生就带着他全学院的学生带着大批接种牛痘的药物下山了。
医学院的学生负责给长安百姓接种牛痘,其他学生则负责辅助等,这样效率会快很多。
徐长生一向不主张死读书,看看他让学生们学《十年国策》这样的实策就可见一斑,所以这一次带着所有学生下山,就是为了给他们一些历练。
学生们穿着校服,浩浩荡荡的来到长安。
对这样一群学生,长安的百姓已经不陌生了,当初长安发生地震的时候,就是这样的一群学生穿梭在大街小巷,如同最温暖的阳光一样,抚慰着所有人的心灵。
徐长生本来以为会花费一些口舌的,但没想到他们一到长安,居然有一群长安百姓已经在迫不及待的等着了,当然,也有不少人在观望。
“那个,徐家子,你那个什么能防御天花的牛痘,快给我点上。”等待的人喊道。
徐长生也有些诧异,有些意外,不过这是好事,不用他多费口舌解释,赶紧安排医学院的学生们搭棚子,其他学生去维持秩序,让长安百姓排好队伍,不然乱哄哄的,看上去就糟糕了。
这些排队的长安百姓,虽然都知道接种牛痘这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