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二姐的故事(1 / 7)
费霓的照片登在头版,她本人被迫出了名。
最打动人的不是她的形象,而是她的笑,这一笑,把所有积聚的阴霾都给吹散了。
她原先是制帽厂的职工,如今虽上了大学,制帽厂仍把她当自家人看待,有她照片的报纸贴在了宣传栏最醒目的位置。费霓虽不在制帽厂,但制帽厂的职工每天都能看见费霓的照片。
冯琳每天都能在必经之路上看到费霓的照片和报道,她心里骂制帽厂无聊,费霓无论如何都不会回来上班了,这么宣传毫无必要。她不喜欢费霓,每天却不得不看到她,有天她定在宣传栏那儿看,意外地发现费霓还挺上相,她认为费霓本人并没有照片美,也没有照片有气质。可并不是谁都看见过费霓本人,比如冯琳的亲友看了照片误以为费霓是个多大的美人儿——
本人确实称得上漂亮,但没美到照片那个地步。冯琳没办法去跟他们解释,照相具有欺骗性,说多了,他们便会认为她嫉妒费霓。以前没有人信她会嫉妒费霓,她的家世学历工作哪一样不比费霓强,然而此一时彼一时,婚姻和高考彻底让费霓翻了身。不说别的,相比费霓实打实靠分数考上名校,她工农兵学员的身份就显得不那么硬气。
冯琳意外发现费霓竟成了一项谈资,一个可以充实她经历的谈资,她稍稍美化了她和费霓的关系,说当年她和费霓一起办黑板报,费霓对她的意见很看重,并且大部分都虚心接受。
即使费霓在场,也不能否认冯琳的话。那时办黑板报有补贴,她确实很重视冯琳的意见。纵使冯琳说得哪哪都不对,她也没撂挑子不干,要不是冯琳太过分,她不会连补贴都不要了只为以后不看见她。
那是属于冯琳的美好时光,太美好了,就无比短暂。她偶尔瞥见费霓的照片,就会回忆起属于她的美好。
可好时光一去不复返,费霓再不会听她的指教了。
来自全国各地的信纷纷寄到费霓的大学,信封上写着收信人费霓,信的内容五花八门,但最后总会提出一个要求,就是希望能够和费霓做笔友。费霓开始来信必复,即使拒绝也要写一封短信,后来信太多了,她连看信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说写信寄信了。
同宿舍的老六跟费霓说:“要是报上不写你结婚,你收到的信恐怕更多。”
费霓因为报纸上的报道在学校成了知名人物,走到食堂都有人主动跟她打招呼,仿佛跟她是熟识的老朋友。她回应完才意识到,刚才跟她打招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