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2 / 5)
才提到她的弟弟。老瞿虽然一直主动说要把方穆扬接过来,可都是大而化之的,接来住哪件房问题他却从没考虑过,虽说来了可以再安排,但那意思还是差些的。穆静委婉地问家里有没有多余的房间,她的弟弟小时候拿过少儿画展的大奖,这些年一直在画画,瞿桦要是想跟人谈论油画的话,等弟弟来了,可以和他交流。
瞿桦想起了火车上的画册,那或许是为她的弟弟准备的。
瞿桦没指出穆静话的问题,他仍记得穆静曾跟他说,他的小舅子连自理能力都没有,全靠人照顾,这样一个人怎么能和人谈论油画。不过即使能,他对和方家老三谈论油画也没什么兴趣,他还是更对他的病情感兴趣。他一直在等着穆静跟她讨论弟弟的病情,那曾是他们头几次的一大话题,但一个月之后再见面,穆静却再没主动谈到过,除了不信任他的人品,对他的专业大概也不怎么信任。他自己说不清哪个更令他不快,大概是后者。奶奶的情况越来越好,即使穆静不跟他提,他也会主动提。
瞿桦似乎很支持他的小舅子过来,他对穆静说:“这件事我跟爸妈说,你就不用管了。”他母亲听了瞿桦的理由,不免说哪有把妻弟接过来做病例研究的,就算这么想,也不能和穆静这么说,多伤人家孩子的心。因为怀着对儿媳的愧疚,瞿桦的母亲特意为儿媳的弟弟安排了一间向阳的大房间,婆婆和公公虽然都同意把方穆扬接来,但原因则不同,老瞿是欣赏方穆扬的为人,而他的老伴则是因为他是儿媳的亲弟弟,接过来也不过是多双筷子的事。
就连买票的事也是瞿桦帮的忙,他特地给穆静买的卧铺票。在筹备把方穆扬接过来的过程中,两人说的话也多了许多。主要是穆静说,因为弟弟要过来一段时间,穆静当然不能让人讨厌她的弟弟。她说的都是弟弟的优点。
别的知青抱怨乡下苦。弟弟却写信同她说,乡亲们已经在这里呆了一辈子,他呆几年怎么就不行了,他呆得很好,还有老乡给他猪油烙饼给他摊鸡蛋。
“他在哪儿都能找到生活的乐趣,其实他一年也就能吃上几次鸡蛋,给我来信总提,好像天天能吃到似的。他很喜欢乡下,觉得一直呆下去也没什么。”穆静心里却觉得是有什么的,人家再苦些,也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他去了,就是一个无根的浮萍。然而还是没写到信里,也不完全是因为这话不正确。她了解弟弟的性子,到了乡下新鲜几个月觉得比家里还好是很有可能的,可要是让他呆长了不挪窝,他也受不了,可他除了给她报喜还能说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