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机遇(2 / 10)
,巍峨雄浑。随侍皆被挡在山门外,崔沁递上帖子后,穿过长长的广场宫道,被引入宫殿内。
环视一周,见欧阳娘子与人在说笑,她盈盈走过,朝众人敛衽施礼。
欧阳娘子瞧见她来,连忙拉着她与其他几位女夫子介绍,
“这位便是燕山书院的崔山长!”
崔沁今日穿着一件月白色的对襟长衫,用一支白玉簪子挽成一个随云髻,耳垂再辍着一对碧玉耳环,通身再无其他妆饰,到底年轻貌美,虽刻意打扮稳重素净,却依旧有些惹眼。
好在今日出席大典者莫不是当世大儒,便是各处书院的山长,抑或是藏书巨擘及典籍官吏,无一不是饱读诗书,严毅深沉,临近者晓得崔沁猜中今年科考策论,皆是玩笑佩服几句,并无他话。
即便有个别频频朝崔沁投来好奇之色,顾及身份,也不敢造次。
大殿内,老学究居多,皆打五湖四海而来,盖是闻对方之名而不曾见面,今日齐聚金陵书院,自是相见恨晚,论起古籍典故更是口若悬河,热情洋溢。
施老爷子这些正主还未到,大殿内已是沸议腾腾,好在诸人论事不论人,偶有学术纷争,也都端着架子顾及场合不欲多辩,大殿内外还算是一团和气,喜气洋洋。
片刻,施老爷子领着一容貌出众的年轻男子跨入大殿。
只见他眉眼凉薄,生的一双潋滟的桃花眼,锦衣玉服,玉冠华带,贵气逼人。
“诸位,类书编纂乃是更古未有的盛事,老夫不才,请诸位山长及名儒赶赴此间,便是共商大计......陛下仁德,十分看重此事,特遣荣王府的宁郡王为正使,负责监督编纂之事,再遣新科状元李涵江为副使,总揽编纂庶务......此次编纂以文渊阁书目为总,兼采众长....”
崔沁特意多瞧了那宁郡王几眼,她想起荣王府一事,那荣王因宠爱希玉灵,将其幼子立为世子,而原先的长子则请封了宁郡王,这位宁郡王应是与荣王不和,表面上来往,实则已另开府邸单过,想来上次荣王与希家一事,陛下仁慈不曾牵连这位宁郡王,他倒是还被委任来督修。
不管内里真相如何,崔沁对荣王府的人皆无好感。
编撰大典仪程繁琐,崔沁全程都辍在后头聆听,大典结束已是午时正刻,依着规矩,下午众人便将各自收集的书册名录交上去,待几位主编纂过目甄别,于京城文渊阁与金陵含元阁文献基础上,汇总纂成《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