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醒悟(2 / 4)
有康熙一朝是盛世的说法,但从先帝留下来的奏折和书稿来看,百姓的日子仍然并不好过:征战,旱灾,饥荒,水灾,大雪……
四爷也在此时又一次意识到,一个负责任的好皇帝,不光要打理好朝政,让本朝百姓过上安定富足的日子,更要选好勤政明理的继承人,让百姓远离苦难。
所以说,在立储一事上,还是该当主张贤能为上,旁的都是次要的,能够治理好这个国家才是最主要的。
如今看来,弘晖尚未开窍,对于大位没太多想法,但这个位子也不一定就该是他。
先太子胤礽虽然是一个不错的人,但他和母家感情太深,也太注重“自己人”的利益,并不一定成为一个一心为民的好皇帝。所以说,即便身份居嫡居长,不能真正做到善待百姓,学会为了天下放弃自己的部分利益,于国于民也是无益。
几个孩子年纪都还小,尚不能看出贤能,还是等过几年看品性来选一个合适的继承人更是妥帖些。
连着下了几天的雨,到了三月最后一日天终于放晴。
就在这日,诚亲王府上的帖子也送到了殷陶手中。
正好,殷陶也正想要跟三爷谈谈,当即便对着送帖子的小厮应了下来。
不管是从前的钟粹宫还是在阿哥所,三爷一直都挺照顾自己的。
三爷或许有很多缺点,也做过对不住直郡王、四爷等人的事情,但是待自己从来没有坏过。
这会子正是三哥最需要人的时候,自己的确应该过去陪他说说话。
三爷近来看起来过得很是不好,整个人都没什么精神气儿,颓丧得厉害。
三爷见到殷陶后勉强扯出一个笑容:“十二弟来了,快坐,今儿正烹了金风玉露的茶,十二弟且尝尝。”
殷陶坐下来喝了茶,陪着三爷聊了几句闲话,又问起弘晟怎么样了。
三爷道已经打了一顿,如今还关在庄子里。
对于这件事情的处理,三爷和十三想法是不同,从口气上就能听得出来。
十三是铁了心的想着不让弘昌出来,三爷则是对弘晟还有念想。
殷陶也听说了,这事主要还是弘昌和弘旺作下的,弘晟只是耳根子软,被他们说动了,但是论罪过比起弘昌和弘旺是多有不如的,要是让弘晟跟弘昌一样一直关禁闭弄得跟活死人似的,对他和三爷也不公平。
弘晟虽然同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