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番外·师姐&师弟(一)(5 / 7)
不太清,但瞧着像是在谱曲。
弟子也未细看,只出言邀请。 初听闻邀请,少主看上去有些犹豫:“……为什么是我?”
来邀的弟子笑道:“少主与我们是同辈,年龄与经历都相对相仿。而少主如今虽然也修了剑,但在乐理上的造诣仍相当出色,常让门中仙长们夸赞不已。先前少主又做成了为无心人塑心这等大事,可见心修境界之高。
“现在门中有不少师弟师妹,是去年才拜入清光门中的新人,他们也修的是笛子,但还从未听过少主的笛音。他们对师长们的指点不太服气,理解不了何为情入乐中,悟性差的只会按谱演奏,自己都分不清何为技艺高低。
“我们这些前辈便与仙长商量,想让少主在他们面前演奏一回,也好让他们听听好的笛音与平庸之音相比,究竟有何区别,日后也可参考修习。”
少主若有所思。
半晌,他道:“将我捧得这么高,倒也不必。不过若只是作为参考演示,我正好有空,就去吧。” 那弟子喜道:“太好了!前些日子有师兄师姐说,少主最近心情特别好,什么请求都会答应,果然是真的!多谢少主!”
相天远:“?”
须臾,相天远来到修笛弟子面前。
正恰逢上元节前夕,他并应众人之请,将天水笛横在唇边,吹奏了一曲《元夕》。
相天远当年是天之骄子,虽说早年的性格总令人诟病,可若要说乐理天赋造诣,即便是讨厌他的人,也难以说出指摘的话来。
此刻,只听仙音悠然,笛音轻如云雾,缥缈入人耳间。
一时间,在场之人都听得醉了。 十二三岁的新晋弟子道:“少主的笛音真动人,同样的曲调,由他奏来,竟仿佛眼前有景一般,几乎让人想要落泪了。”
稍长的弟子品味了一番,吟咏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少主曲中的意境,正与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境界不谋而合。可谓以词入曲,曲中有情,妙不可言。”
还有弟子则道:“这首曲子,几年前我也曾听少主吹奏过,不过那个时候,少主曲中的情调还与现在不同。
“那时,少主单恋花醉谷的雾心师姐人尽皆知,他吹奏这般曲子,也多有些落寞之意,如今,曲中竟真有些寻到思念之人的欣喜了。
“想不到几年过去,少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