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高大的身影立在龙案前,……(5 / 6)
早接了那位辈分高的老皇姑,兴平大长公主的请帖,正是兴平大长公主家重孙的满月宴。
既是兴平大长公主亲自递的帖子,玉照自然避不掉。
京城高门女眷自幼参加各府筵席,自然熟识一干人等,可玉照却不在京城长大,这群人她许多都不认识。
再则那日只怕都是群天潢贵胄,各个威严,玉照这般年岁的小姑娘,谁能不怕?
若是那日露了怯,难免叫人看轻了去。銥誮
老太妃好不容易在院子里瞧见玉照,连忙教她:“那日你若是胆怯,便少说话,记住多说多错,少说少笑倒是叫旁人高看几分。”
玉照怀里抱着一支才从后院树上剪下来的银桂,这应是今年最后一批桂花了。
她抖了抖发上沾着的细碎花瓣,闻言觉得有几分好笑起来,自家外祖母什么话都要叮嘱,她躲起来都被抓到了,可总是无奈,千言万语还都化成了一句话:“知道了。”
老太妃望着外孙女黑白分明的眸子,清澈明亮,仍透着股子稚嫩。
心里叹息了一瞬,不再说话。
既然要坐上那位置,有些过程必须要亲自经历起来。
...
晨光破晓,穿过前庭的明光瓦,往地衣上落下一片光辉。
清早玉照起来,对着铜镜照来照去,几个婢女给她抹胭脂,画上黛眉,眉心贴上一颗鹅黄梅花钿,鬓角贴上一对翠钿,细细点上唇脂。
穿上了新裁的翠色织成海棠蛱蝶留仙裙,梳起朝云髻,往髻侧挑来选去,簪上一朵盛开的浅粉芙蓉,颜色特意挑选的比往日暗了几分,倒是不显稚嫩,显出几分肃穆来。
这位兴平大长公主,说起来是个人物。
大齐立国虽有百余年,可高宗时仍是许多国土没有收复,各地王侯拥兵自重,百越,车渠常年动乱,老太妃便是那时举家从百越逃亡来的。
兴平大长公主幼时不爱红装爱武装,那时朝廷虽立,各地纷乱反叛不断,皇城尚未清除余孽,兴平大长公主父兄征战在外,她自幼随母亲和二兄居住在老宅陇南。
后冀侯率兵围困陇南,其兄长迎战不幸身死,皇帝远在北境忙着收复百越,消息传不出去,迟迟等不来救援。
才十四岁的兴平大长公主,穿上了战死阿兄的盔甲,率领余下残兵儒将硬生生从万敌中冲出了一条血路,逃出城来搬来了救兵,解救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