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8 / 9)
点。元宝和刘钰都是没娘的孩子,她心里觉得可怜,待他们从来都是很亲切的。
可惜刘琳年纪太小,话也说得不太清楚,反应也有些慢,肃王妃催促了他几次,他才把注意力转到元宝和刘钰这边,又轻又快地喊了两声:“哥、哥。”
“真乖,跟着哥哥好好上课,一会儿娘来接你。”肃王妃碰了碰刘琳的脸蛋,起身从宫女那边那了一个精致的食盒,摆在元宝的桌前,“一会儿上完功课,你们三兄弟分着吃吧。”
元宝点头,“谢谢婶婶。”
听到外头太监说梁翰林到了,肃王妃便离开了偏殿。
琉璃默然走上前,将元宝桌上的食盒提了出去。
梁翰林是两年前科考点选的庶吉士,虽然年纪轻轻却在四书五经上颇有些独到的见解,写出了不少轰动儒林的文章。
给三位小皇孙讲课,梁翰林颇下了一番工夫,虽然也带着他们诵读经文,但更多的是给他们讲故事。三个皇孙年纪小,最小的三岁,最大的也就四岁半,刘钰时常走神开小差,刘琳不时打瞌睡流口水,只有元宝会从头听到尾。梁翰林知道这小课堂是专门给元宝开的,也就不在意这些,专心讲故事。
往常的课是一个时辰,中间休息一刻钟,今儿皇后那边传了话,梁翰林讲满了半个时辰就给下了课。宫女端了水给三位皇孙净手,又把分好的糕点端过来,一人跟前摆一排。
肃王妃今日准备了三样,有桂花糕、枣泥酥和茯苓饼,怕孩子小吃了积食,每人每样只有一块。
吃过糕点,坤宁宫就来人接了。三个孩子依次上了步撵,元宝的步撵在最前面,其次是刘钰,然后是刘琳。
等他们三个到坤宁宫的时候,殿内已经坐满了人。
不出元宝所料,皇后娘娘请的人都是夫人和贵女们,不过每一回,宴会上都会多几个生面孔。现如今,皇后娘娘对太子妃的标准并没有那么挑剔,采取了广撒网的方式,比如今日,除了公侯府和一品大员家里的那些熟客,甚至还来了四品京官家里的女眷,她们初次受邀来坤宁宫饮茶,显得格外紧张和局促。
“唷,本宫的元宝来了呀=。”皇后正与人说着什么,瞥见从殿外走进来的三个小团子,顿时满脸笑意。
“皇祖母。”三个团子一起朝皇后行礼,连三岁的刘琳也做得很好。他进御书房学习之前,肃王和肃王妃在家里教得最多的,就是如何给皇帝皇后行礼。肃王并非皇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