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结局(10 / 13)
太医们大惊:“当真?!”
皇帝更是惊喜交加,灼灼的目光看向梅长生,“阁老,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张方子,是从何来的?”
梅长生蕴默了一下,抬眼,凝望宣明珠须臾,撩袍向皇帝跪倒,“臣听闻日前江公琮,伏阙告御状,状告下臣以权谋私草菅人命。”
皇帝忙道:“朕信卿家,快快平身。
“不。”梅长生眉眼寡漠,“此言并非空穴来风。臣领罪,有言向陛下陈情,请召江公入殿两相对质。”
宣明珠猛然望向他,心不受控制地向下沉去。
秋日的疾雨还在下着。
江琮被领到两仪殿时,几位太医自觉退避,到偏阁去研究方子去了。皇帝上座御椅,宣明珠被皇帝赐座在身畔,下头笔挺地跪着一人,正是梅长生。余者,便是余清明和方鸿羽。
江琮被软禁多日,一见皇帝如见亲人,扑通跪倒道:“陛下,江某终于见到您了!您可知大长公主把持宫闱,将我囚禁一一”
“放肆。”皇帝咳了一声,“大长公主是奉朕之命,岂容你侮蔑?你只道你此番进宫,所为何事?”
江琮一噎,扭脸瞧见身边的梅长生,咬紧牙关指他道:“陛下,便是此子在扬州为祸百姓!草民已掌握人证,此番己带进京来,便是受害人的六旬孀妇,清风镇崔氏,请陛下圣心裁断,万不可受此子蒙蔽。”
“崔氏?”方鸿羽站在后方想起来,急忙替梅大人辩解道:“那本是个贪财不足的老妪,不足为信!陛下,此事不能怪梅大人.
梅长生微微侧目,“子翠,不可失礼。”
皇帝面色微凝,转头看了姑母一眼,见她搁在膝蔽的手掌微蜷,转而对梅长生道:“阁老,朕听你说。”
梅长生道声是,他知道她在直直看着自己,却未抬头,声音清沉道:“一年之前,臣得知公主患血枯症,急求良方却不得,便决定自己研究。臣召集考太医院不中的医学士--百二十人,寻民间各州名医八十人,另派人搜集中原疑似血枯症的患者,安置在扬州梅氏名下的一白园,试验药方。”
这番话说罢罢,大殿里寂无人声。
连江琮都愣住了。
良久,皇帝才找回自己的声音,“你拿这些病人,试药?”
梅长生面无神情地点头,“是。”
“你不.宣明珠开口,她方才哭过,此时嗓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