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8 / 9)
是来自传教士。
说起传教士就不提法兰西的国王路易十四,他是个很喜欢艺术的人,无意接触到东方的艺术,陶瓷、玉器等物后顿时惊为天人,对大清产生浓厚的兴趣。
他得知大清的皇帝对他们西方科学感兴趣,特意派出传教士带着许多天文仪器、数学仪器前往大清。
康熙对此十分欢迎,传教士中的张诚、白晋甚至得到他的重用,反过来成为大清的特使将康熙的回礼送回法兰西。
白晋对这位好学的东方帝王感官十分好,甚至特意写了本褒奖他的《康熙帝传》。
通过传教士,两个隔着茫茫大海的同时代帝王倒是有了一些交流。
不过即便如此,康熙始终认为,大清地大物博,不是西洋能比的,毕竟只看西洋人一到大清就像没见过世面一般,挥舞着真金白银热切的想贸易就能看出来。
可这次胤禟从达大不列颠回来,并将所见所闻写在折子中呈上来后,却引起了康熙的关注。
胤禟在大不列颠的时间不长,待的地方也只有伦敦,但他身为阿哥,该有的敏感度还是有的,别的不说,单是那本《鲁滨逊漂流记》中包含的殖民思想,就可以看出大不列颠是怎样一个国家。
窥一斑而知全豹。
康熙从他的折子中看到西洋的另一面,自然不会无动于衷。
尤其是据胤禟所说,大不列颠在墨西哥与秘鲁发现巨大的金银矿藏,只要船能开过去就能把源源不断的金银运回大不列颠时。
当然,这话不是胤禟自己说的,而是他在伦敦听到的一个叫南海公司传出来的原话。
正是因为如此,康熙才会在过完年后抽空传他入宫。
“朕准你与西洋通商……”
康熙之前对深入了解西洋没兴趣,这会却改变主意,想要让胤禟借通商的名义好好去了解一番。
毕竟海外若真有那么多金银矿藏,他们大清自然也不能放过。
当然,胤禟身为阿哥,亲自出海是不可能的,康熙只是让他总理此事。
“儿臣遵旨。”胤禟行礼领命,心里有种终于得到认可的感觉。
康熙示意他起身后,又与他聊起他带回来的那些书。
不得不说,康熙之所以会重视起西洋来,也有这些书的原因。
他本来还为自己精通《几何原本》而沾沾自喜,没想到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